金缕曲

· 吴藻
一览群芳稿。认当时、青绫幛里,班才薛貌。忍把无穷思亲苦,写出大家声调。更莫问、瑶琴静好。纵有窗前京兆笔,料年年、只合和愁扫。怎舒得,翠眉笑。 玉台人本工烦恼。也非关、兰因絮果,春风劫小。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岂忏向、空王不早。我试问天天语我,说仙娥、偶谪红尘道。今悔过,太虚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等。
  • 群芳稿:众多女子的文稿。这里指当时诸多有才女子创作的作品。
  • 青绫幛(zhàng):遮护用的青色绫帛帷幕。古代贵族女子居室常以青绫幛作装饰,这里代指女子的生活环境。
  • 班才薛貌:“班才”指东汉的班昭,博学高才;“薛貌”应指容貌美丽,像古代容貌出众的女子,这里用来称赞女子有才又有貌 。
  • 大家(gū)声调:“大家”指有学识、有风范的妇女。“大家声调”意思是具有高雅、大方的格调韵味,这是称赞对方的文稿格调高雅。
  • 瑶琴:美玉装饰的琴,泛指精美贵重的乐器,这里借指高雅的生活情趣。
  • 京兆笔:西汉京兆尹张敞曾为妻子画眉,后以“京兆笔”用于形容夫妻间亲密深厚的感情。此处是说即使有像张敞那样温情的夫君陪伴。
  • 兰因絮果:“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多用来比喻男女婚姻初时美好,最终离异。
  • 清才:卓越的才能,这里指女子才华出众。
  • 空王:佛教语,佛的尊称。
  • 仙娥:仙女,这里指代文中有才情的女子。
  • 谪(zhé):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仙女被贬落凡尘。
  • 太虚:指天空、天道,在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里指幻想的、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

翻译

细细浏览众多女子的文稿。忆起当时在青绫幛围绕的闺阁之中,有着像班昭一样的才华、如佳人般美丽的容貌。怎忍心将那无尽的思念亲人的痛苦,以高雅大方的格调韵味抒发出来。更不要说那瑶琴相伴的静好时光了。就算有像张敞那样会为妻子画眉的温情夫君,可想来年年岁月,也只是在愁苦中度过,那份紧锁的愁眉,又怎么能舒展开露出笑容呢。

那玉台中的女子本就擅长抒发烦恼。而这种烦恼并非只是简单的男女间初好后散的情感波折,也不是因为经历的小小坎坷。自古以来,具有卓越才华的人往往难以拥有圆满的幸福,终究是那份聪明反被聪明误了。难道是向佛忏悔得太晚了吗?我试着问天天能回答我:说那如同仙女般有才情的女子,只是偶然被贬到这红尘世间。如今她已心生悔悟,上天即将把她召回那美好的太虚境界。

赏析

这首词中,吴藻以细腻的笔触,对有才情的女子命运进行了深刻的体悟与感叹。上阕通过描写欣赏群芳文稿,引出对女子才貌的赞美,又转而描述其在思亲痛苦中的高雅格调以及即便有看似美好的生活(如“京兆笔”象征的夫妻之情),却依然难以摆脱忧愁的现状,深刻展现出女子内心的哀伤与无奈。下阕则深入剖析女子烦恼的根源,认为并非普通的感情变故,而是源自才女往往在才华与幸福间难以两全的命运困境。“自古清才妨浓福,毕竟聪明误了”堪称点睛之笔,道出了许多有才情女子的内心隐痛。同时,词中“我试问天天语我,说仙娥、偶谪红尘道。今悔过,太虚召”体现出无奈之下,渴望通过超脱尘世来解脱痛苦,流露出一种空灵、无奈又饱含期待的复杂情绪。整首词意境哀婉深沉,语言优美典雅,蕴含着对女性命运的悲悯与深沉思考 。

吴藻

吴藻

清浙江仁和女子,字蘋香,号玉岑子。商人黄某妻。幼而好学,工词,善画。曾自制乐府曰“乔影”,吴中一时传唱。后移家南湖。有《香南雪北庐集》、《花帘词》。 ► 295篇诗文

吴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