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公他诗感书其后

· 吴雯
苦节孤生竹,哀弦寡女丝。 感君迸泪处,是我断肠时。 不死翻成恨,多愁祇益悲。 长饥忍薇蕨,高义北堂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苦节: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 迸泪:涌出泪水。
  • 祇(zhǐ) :同“只”,仅仅。
  • 薇蕨(wēi jué) :薇和蕨都是野菜,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常以采薇表达坚守高尚的节操。
  • 北堂:古指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这里代指上文提到坚守高义者的母亲。

翻译

像那孤生的竹子坚守节操,又似寡妇弹琴时那哀伤的弦音。 感受到你泪涌而出之处,正是我肝肠寸断的时刻。 没有死去反而留下遗憾,满心愁绪只增添更多悲伤。 长久饥饿仍甘愿采薇蕨充饥,这份崇高的道义母亲必然知晓。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真挚,开篇以“苦节孤生竹,哀弦寡女丝”生动形象地营造出一种孤独、哀伤的氛围。“苦节”和“孤生竹”展现出一种坚韧但又凄凉的品质,“哀弦寡女丝”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悲伤的情绪。中间两联“感君迸泪处,是我断肠时。不死翻成恨,多愁祇益悲”直接抒情,以直白却饱含深情的话语,表达出因感同身受对方的痛苦而肝肠寸断,以及那种心中满是遗憾与愁绪的状态。最后尾联“长饥忍薇蕨,高义北堂知”以采薇蕨来表明自己坚守高尚的节操,即便生活困苦也毫不退缩,同时提到“北堂”,似乎将这份道义和情感与亲人相关联,让诗的意境更加丰富,整首诗情感真挚且层层递进,充分展现了诗人所感所思及高尚的情怀。

吴雯

清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