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祷雨寄苏文忠公
雪意不肯休,垂垂阁云端。
馀暖蒸衣裘,势作堕指寒。
曛黄阴雨来,俄忽急雨?。
空阶答檐语,跳珠上阑干。
世尊俨无说,冻坐谁为欢。
萧条僧舍影,痴兀依蒲团。
相照怜短檠,坐恐膏油乾。
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
七星在长剑,细事何足弹。
尚想丘园人,惭颊时一丹。
徘徊经屠门,饱意只自谩。
顾惟淬牛刀,庶足厌一餐。
不然学农圃,趁此筋力完。
年丰得饱饭,日晏眠茅莞。
咄嗟万里空,俯仰百岁殚。
行止信流坎,所遇随足安。
勋名片纸薄,天地如瓢箪。
离骚幸相逢,浊酒聊自宽。
谁与谈此心,夜气方漫漫。
绝墙过饥鼠,翻倒争馀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意:下雪的趋势。
- 垂垂:渐渐。
- 阁:同“搁”,停。
- 馀暖:残留的温暖。
- 曛(xūn)黄:黄昏时的天色。
- 痴兀:发呆的样子。
- 短檠(qíng):矮灯架,借指小灯。
- 劳生:辛苦劳累的生活。
- 走丸:滚动的弹丸。
- 丘园人:指隐士。
- 腼(miǎn)颊:羞愧脸红。
- 屠门:肉市。
- 谩(mán):欺骗。
- 淬(cuì):把刀插入水中。
- 莞(guān):蒲草,可织席。
- 咄(duō)嗟:叹息。
- 流坎:遭遇坎坷。
- 信:听凭。
- 殚(dān):尽。
- 片纸薄:形容功勋薄如纸片。
- 瓢箪(dān):瓢和箪,都是指很小的容器。
翻译
下雪的趋势不肯停歇,渐渐地停留在云端。残留的温暖蒸着衣服,形势又要变得冷到手指冻掉。黄昏时的天色阴暗伴着阴雨到来,很快又急降雨滴。空寂的台阶回应着房檐的声音,水珠跳上栏杆。世尊庄重严肃仿佛无话,冻坐着谁来作伴令人欢快。萧条的僧舍影子,痴呆地靠着蒲团。相互映照怜惜短灯,坐下来担心灯油干涸。辛苦劳累的生活到底怎样,岁月如同滚动的弹丸。七星在长剑上,小事何足议论。还想到隐士,羞愧脸红时红一下。在肉市前徘徊,饱腹感只是自我欺骗。只是想着磨利牛刀,或许能够满足一顿。不然就去学种农田,趁着现在体力还好。年成丰收能吃饱饭,傍晚在茅草席上睡觉。叹息万里天空,俯仰间百年生命就到尽头。行动停止听凭遭遇坎坷,所遇的都随遇而安。功勋薄如纸片,天地如同小瓢小箪。幸好与《离骚》相逢,浊酒姑且用来自我宽慰。谁来和我谈论这心思,夜气正在漫漫弥漫。残墙之上有饥饿的老鼠经过,翻倒争抢着剩下的残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景、阴雨以及一种清冷萧索的氛围。通过对天气、环境、世尊、僧舍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意境,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思虑和感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思考,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如“劳生竟何如,岁月如走丸”。同时也流露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如“尚想丘园人,惭颊时一丹”。最后通过对夜气、老鼠等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心境的寂寥和沉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