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

· 毛珝
学道先须学忍贫,缊袍蔬食当华珍。 抠衣所欠参前辈,开卷犹欣见古人。 暗坐雨窗心似月,冷眠雪屋气如春。 向来酷意耽吟事,今亦相忘越与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毛珝(xǔ):南宋诗人。
  • **** 学道:这里指学习儒家或者道家、佛教等的思想、道理。
  • 缊(yùn)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是破旧的衣服。
  • **** 华珍:华丽珍贵的衣食。
  • 抠(kōu)衣:提起衣服前襟,表示恭敬。这里指登门拜访求教。
  • 耽(dān):沉溺,爱好。

翻译

想要学习正道首先要学会忍受贫困,把粗布旧衣、粗茶淡饭当成华丽珍贵的衣物和美食。 惭愧自己还欠缺亲自登门向先辈请教的时机,但打开书卷欣慰地能与古代贤达之人神交。 默默坐在雨窗前内心像明月一样澄澈,在冰冷的雪屋里安睡,精神却如春天般充满活力。 从前极度热衷于吟诗的心思,如今也像忘掉地域界限(越国和秦国,指代不同地方,很远)一样抛却不管了 。

赏析

这首诗围绕“学道”展开,体现了诗人对学道的深刻感悟与追求。首联点明学道的首要态度,即忍贫,不以物质的匮乏为忧,展现出超脱世俗物质欲望的心境。颔联通过“抠衣”表达对前辈知识传承的敬重与自身不足的谦逊;“开卷见古人”则说明在书中与古人交流汲取智慧,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颈联描绘出诗人在孤独清苦环境中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自足。雨窗暗坐、雪屋冷眠,却心似明月般纯净,气如春天般蓬勃向上,将外在困苦与内在的豁达对比,凸显学道后内心修养的境界。尾联的“相忘越与秦”展示彻底放下过去执着的决心,远离是非俗务的羁绊,升华了学道对诗人思想的深度影响。整首诗以清新雅致的文字、层层递进的诗意,阐述一个不断修炼、提升精神境界以通达正道的深刻主题,体现了诗人淡薄宁静、超越自我的高尚情操与人生追求。

毛珝

宋三衢人,字元白。能诗,不求闻于时。 ► 84篇诗文

毛珝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