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介甫明妃曲

胡雏上马唱胡歌,锦车已驾白橐驼。明妃挥泪辞汉主,汉主伤心知奈何。 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自嗟不若住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 万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归。旧来相识更无物,只有云边秋雁飞。 愁坐泠泠调四弦,曲终掩面向胡天。侍儿不解汉家语,指下哀声犹可传。 传遍胡人到中土,万一佗年流乐府。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 目前美丑良易知,咫尺掖庭犹可欺。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雏:指胡人青年男子。
  • 锦车:华丽的车子,这里指明妃所乘坐的车。
  • 白橐(tuó)驼:白色的骆驼。
  • 汉主:指汉武帝(这里借指汉朝皇帝 )。
  • 双兽面:宫门铜环做成兽面的样子。
  • 巫山:这里代指美丽的家乡。
  • 布袖蒿簪(zān):穿着粗布衣服,用蒿草做发簪,形容生活朴素。
  • 居延: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这里泛指塞外。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越、悠扬。
  • 佗(tuó)年:他年,将来的某一年。
  • 寤(wù):使……觉悟。
  • 掖庭:皇宫中的旁舍,嫔妃居住的地方。
  • 萧太傅:指萧望之,西汉大臣,曾为太傅,后遭人谗害,饮鸩自杀 。

翻译

胡人的青年男子骑在马上唱起了胡歌,华丽的锦车已然套好了白色的骆驼。明妃挥洒着泪水告别汉朝的君主,汉朝君主满心忧愁却又无可奈何。 宫门的铜环是兽面的模样,明妃回首心中想着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她暗自叹息,觉得还不如留在美丽的家乡,穿着粗布衣服用蒿草做发簪,在故乡嫁人。 在万里之外寒冷的沙漠,草木稀疏,居延塞外有使者归来。过去相识的事物再也看不到,只有天边秋天的大雁在飞翔。 明妃忧愁地坐着轻轻弹奏着四弦琴,一曲终了掩面朝着胡地的天空。侍女听不懂汉朝的语言,手指下传出的哀伤之情却依然能够传达。 这哀伤的曲调在胡人地区传遍又传到中原,也许有朝一日会被采入乐府。明妃知道自己这一生生死难归故土,心中只期盼能让君王有所觉悟。 眼前的美丑其实很容易分辨,哪怕近在咫尺的宫廷之中也会被欺骗。你难道没看见白头的萧太傅,被小人进谗言最后饮药自尽毫无疑问。

赏析

这首诗以王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诗人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内心痛苦和无奈。开篇描绘出离别场景的凄凉,体现了昭君对故土、汉主的不舍。通过对塞外荒寒景象的描写,更加重了昭君的孤寂愁苦。诗中用昭君弹奏的哀伤曲调传播开来,暗示其心中哀怨,也反映出即使相隔遥远,这份情感也能打动他人。 “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 一句,深刻揭示出昭君虽深陷异域,却仍心系汉主,盼其能有所醒悟。同时,诗歌由王昭君的遭遇联想到萧望之被谗一事,借古讽今,抒发了对当时朝廷政治黑暗、忠奸不分现象的感慨与批判,使诗歌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对昭君命运的同情,更上升到对政治现实的思考,呈现出含蓄而深沉的艺术风格 。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