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龟龄校书梅花

· 史浩
底处冲寒欲放梅,柴门雪压为伊开。 酸风不管攲纱帽,冷艳终朝粲玉杯。 尚觉西湖三径远,先吹东阁五言来。 一枝入眼君须惜,莫遣高楼怨笛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节奏来创作新的诗歌。
  • 王龟龄校书:指王龟龄,他的官职是校书郎。
  • 底处:何处,什么地方。
  • 冲寒:冒着严寒。
  • 欲放梅:即将开放的梅花。
  • 柴门:简陋的木门。
  • 雪压:积雪压在门上。
  • 酸风:形容寒风刺骨。
  • 攲纱帽:倾斜的纱帽,可能是指诗人衣着单薄,风雪中显得摇晃。
  • 冷艳:清冷的美丽。
  • 粲玉杯:形容梅花洁白如玉,光彩照人。
  • 西湖三径: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处指遥远的美景。
  • 东阁五言:东边的书斋,五言诗的意象,可能暗示诗人的文学活动。
  • 高楼怨笛:高楼上传来的哀怨笛声,可能象征离别或孤独。

翻译

哪里的梅花,顶着严寒想要绽放?它在那扇柴门前,承受着大雪的重压只为等待你的欣赏。刺骨的寒风吹得我帽子歪斜,但梅花的冷艳始终如玉杯般璀璨。即使身处远方,仿佛还能感受到西湖边的美景;而你的诗篇就像冬日的暖阳,提前从东阁飘来。这一枝梅花映入眼帘,你一定要珍惜,别让高楼上的哀怨笛声催促了它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龟龄的深深敬意以及对梅花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首句设问,引发读者对梅花开放环境的想象。梅花在寒冷的环境中绽放,象征着诗人对王龟龄才华的期待和对其在逆境中坚守学问的赞赏。颔联描绘了诗人与梅花共处的场景,寒风中的酸苦与梅花的冷艳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敬仰。颈联通过西湖的美景和东阁的诗卷,进一步烘托出王龟龄的文采和影响力。尾联则叮嘱朋友珍视眼前的美好,暗示友谊的珍贵,不要因外界的冷漠而忽视。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景于情,富有哲理。

史浩

史浩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 6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