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料院
质如金石坚,文比锦绣新。
利锥亦颖透,大朴终还淳。
忆昨慨其离,早合仪朝绅。
于今悄复去,奈何犹选人。
西风管摇落,黄菊别有春。
范范九衢内,白汗沾红尘。
谁抛连城富,却买径寸珍。
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料院:宋代官职名。
- 质:质地。
- 金石:金属和石头,常用来比喻坚固。
- 文:文采。
- 锦绣:色彩鲜艳的丝织品,常用来比喻美好。
- 利锥:锋利的锥子,比喻锐利。
- 颖透:突出、聪慧。
- 大朴:指原始质朴的状态。
- 淳:质朴、敦厚。
- 朝绅:古代官员的腰带,借指官员。
- 选人:候选的官员。
- 西风:西面吹来的风。
- 摇落:凋残、零落。
- 黄菊:黄色的菊花。
- 范范:同“泛泛”,广泛的样子。
- 九衢:纵横交叉的大道。
- 白汗:因劳作等流出的白色汗水。
- 红尘:热闹繁华的地方。
- 连城富:价值连城的财富。
- 径寸珍:直径一寸的珍宝。
翻译
(那人)质地如同金石般坚固,文采可比锦绣般新鲜。像锋利的锥子般聪慧突出,最终回归原始的质朴敦厚。回忆昨日感慨他的离去,早就应当位列朝堂官员之中。到如今又悄然离开,为何还是候选官员呢。西风吹来掌管着凋零,黄色的菊花却有别样的春天。在那广阔的纵横大道内,白白的汗水沾染在热闹繁华之中。谁能抛下价值连城的财富,却去买那直径一寸的珍宝。人生之路哪里是尽头,想到你频繁奔波在路上。
赏析
这首诗是对戴料院的称赞与惋惜。诗中先赞扬了戴料院的优秀品质如质地坚固、文采出众、聪慧过人、质朴敦厚。又感慨他原本应更早获得官职却又离去,且仍处于候选状态。通过西风与黄菊的对比,暗示戴料院的不同寻常。接着描述了人世的复杂和奔波劳碌。最后表达对戴料院频繁奔忙的挂念。整体意境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对其遭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