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寺道中

· 叶适
傍水人家柳十馀,靠山亭子菊千株。 竹鸡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与仆抱樵趋绝涧,随僧寻磬礼精庐。 不知身外谁为主,更觉求名计转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相寺:佛教寺院名。
  • 竹鸡:一种鸟类。
  • 芦菔:即萝卜(luó bo)。
  • 绝涧:极深的山涧。
  • 精庐:学舍,书房,这里指寺院。

翻译

依傍着水域的人家有十多棵柳树,靠着山的亭子旁有上千株菊花。竹鸡露天啄食可作为幽静的伴侣,萝卜风干等着年终岁末。我和仆人抱着柴薪走向极深的山涧,跟随僧人寻找磬去礼拜寺院。不知道身外是谁在作主,更觉得追求功名的计策越来越疏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无相寺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傍水人家、柳树、靠山亭子、菊花、竹鸡、萝卜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作者与仆人去绝涧,随僧礼拜精庐,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功名的淡泊。整首诗意境清幽,表达了作者摆脱尘世纷扰,向往自然与宁静的心境,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感悟。

叶适

叶适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则,世称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进士。历太学正、博士,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时称得人。宁宗朝累官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开禧北伐,因力主抗金,为韩侂胄所重。曾数次派兵袭击江北金军,又于江淮措置屯田,修筑堡坞,以为战守之计。及侂胄败诛,被夺职。奉祠十三年,杜门著述,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后世推为永嘉学派之巨擘。卒谥忠定。有《水心文集》等。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