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资善堂:古代官署名,宋太宗时设立,用于养老、咨询,是尊崇老臣的地方。
- 士论归清德:士人们普遍认为应以品德高尚来评价人物。
- 皇心:皇帝的心意或旨意。
- 老成:指经验丰富的老年人,常用来赞美他们的智慧和稳重。
- 陈谟: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尊长。
- 侍经席:在经筵(皇帝听讲经书的场合)上侍奉,表示受到尊重。
- 解尘缨:辞去世俗职务,比喻超脱尘俗,归隐或得到解脱。
- 金章并:并列的金质官印,象征权力和地位。
- 玉醴清:形容酒质清澈如玉,可能是在宴会中的美酒。
- 都门:京城的大门,此处指京都。
- 供帐:设宴招待的帷幕和装饰,这里是宴会的布置。
- 疏傅:指西汉的疏广,他辞官后生活简朴,被视为有节操的典范。
翻译
士人们一致称赞他的清廉美德,皇帝心中格外看重他的年长经验和稳重。陈谟先生在经学研讨中受到尊敬,得以从繁琐的官职中解脱,佩戴着象征荣誉的金印,品饮着清醇的玉液。回忆起他在京城的宴会上,那种豪华的接待并不足以让他感到荣耀,因为他更珍视的是内心的清高和淡泊。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的赞美和对其退隐生活的礼赞。司马光通过描述这位名叫陈谟的人物在资善堂宴会上的场景,展现了他受到的崇高敬意和内心的清静。"士论归清德"一句,揭示了社会对这位老臣的高度评价,而"行徐玉醴清"则暗示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含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退休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老成持重的敬仰。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
司马光的其他作品
- 《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二 · 宋纪四 》 —— [ 宋 ] 司马光
- 《 资治通鉴 · 卷三十五 · 汉纪二十七 》 —— [ 宋 ] 司马光
- 《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三 翠楼 》 —— [ 宋 ] 司马光
- 《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三十九 · 唐纪五十五 》 —— [ 宋 ] 司马光
- 《 和之美讽古 其二 》 —— [ 宋 ] 司马光
- 《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 》 —— [ 宋 ] 司马光
- 《 又赠谓之 》 —— [ 宋 ] 司马光
- 《 和之美二贫诗 》 —— [ 宋 ]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