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西堂独宿

华屋非所安,忆我三间茅。 闭关傲初寒,坐听风雨交。 灯火微黯淡,松篁杂萧梢。 一枝寄宿鸟,自许无倾巢。 我非乘桴翁,讵敢辞系匏。 朅来亦何事,大似从僧包。 忽闻报严更,鼓钟乱钲铙。 慨然念故栖,此地宁久抛。 君知芥舟微,但可浮杯坳。 去矣无更疑,作诗聊自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屋:华丽的房屋,此处指叶梦得身处的豪华住所。
  • :茅草屋,简陋的小屋。
  • 闭关:指闭门不出,自我隔离。
  • 初寒:初秋的寒意。
  • :光线昏暗。
  • 松篁:松树和竹子,泛指庭院中的树木。
  • 萧梢: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
  • 乘桴翁:典出《论语》,指孔子的学生颜回,他曾经说愿意乘坐小木筏在江湖上漂泊。
  • 系匏:匏瓜,古人常用来象征束缚或囚禁。
  • 朅来:往昔,过去。
  • 僧包:僧人的行囊,这里比喻简朴的生活。
  • 严更:古代夜间分五更,严更指深夜。
  • 钲铙:两种打击乐器,此处形容夜晚的鼓声钟声。

翻译

住在华丽的屋子里并不让我安心,反而怀念起我那简陋的三间茅屋。 我在初秋的寒气中闭门不出,坐着聆听风雨的交响。 灯火微微昏暗,松竹的影子在风中摇曳。 一只过夜的鸟儿栖息在枝头,它似乎也不怕失去家园。 我不是颜回那样的人,怎敢接受这样的束缚? 过去的日子是为了什么呢?就像随僧人出行一样简单。 突然听到深夜的钟声,鼓声和铙声交织在一起。 我不禁感慨万分,想起过去的居所,怎能轻易抛弃? 你知道那小小的芥舟虽微不足道,却能承载一杯酒在浅水中漂浮。 我要离开了,不再有疑惑,写这首诗来自我解嘲。

赏析

叶梦得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繁华生活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回忆自己简陋的茅屋和在风雨中静坐的感受,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灯火、松篁、寄宿鸟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时,他还引用了孔子弟子颜回的典故,暗示自己不愿被世俗束缚,希望能像僧人般过上简朴的生活。最后,诗人以“芥舟”和“浮杯坳”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现实的自我解嘲。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叶梦得

叶梦得

叶梦得,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2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