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父子篇

· 史浩
太易本空空,空中有太极。 太极判二仪,万物斯生植。 天地为父母,万物为子息。 人居万物群,最曰具灵识。 两家各生子,匪媒其可得。 合礼成夫妻,相共孕英特。 方当妊娠初,疾呕不纳食。 妻既日呻吟,夫亦日忧恻。 辛勤弥十月,存亡未可测。 暨及震夙时,痛楚千万亿。 稍或失调护,沦胥在顷刻。 幸尔见婴儿,欢色动颜色。 乳哺更携持,几年先用力。 母实钟爱怜,父亦思诲饬。 资禀尚凡庸,视之如岐嶷。 骄慢不率教,巧计为藏匿。 一语或中理,誇扬其肯默。 葆养觊成人,庶几供子职。 提孩知爱亲,此情何可抑。 冬温而夏凊,未足酬其德。 昏定而晨省,未足酬其德。 三牲滋美味,未足酬其德。 四序纫华衣,未足酬其德。 竭身至老死,未足酬其德。 碎身如糜粉,未足酬其德。 男仕女有行,其常在亲侧。 悠然父母心,相望长相忆。 问讯与馈遗,来往当如织。 口体所供奉,无问一钱直。 亲苟未沾尝,享之宁敢即。 其有不安节,归省恨不亟。 毋分嫡与继,存心何间忒。 虽或不我爱,其敢忘翼翼。 王祥跃冰鱼,薛包恋门阈。 驭车骞忍寒,耕田舜引慝。 于此坚至行,青史斯刊勒。 切勿使偏亲,索处萱堂北。 富贵未解忧,天伦乃物则。 不应中道废,失性甘狂惑。 呜呼霄壤间,孰有无亲国。 女子远外家,间隙成荆棘。 男子听妇言,偏爱滋货殖。 礼容故背违,言辞苦凌逼。 于义或参商,于物或吝啬。 劬劳保抱恩,总不存悃愊。 亲老力已衰,欲竞知何克。 饮泣更包羞,烦冤满胸臆。 父子情既离,万世恩之贼。 上帝实监临,天祸阴诛殛。 世事每好还,子孙必凶愎。 嗟哉宇内人,身处礼义域。 忍将君子行,轻以私意蚀。 受报方知改,岵屺嗟空陟。 生徒伍禽兽,死则堕鬼蜮。 一念能回光,悖逆顿可熄。 吾言虽鄙俚,万古为矜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童丱(guàn):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借指儿童。
  2. 太易:古代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3. 二仪:指天地。
  4. 子息:子嗣、后代。
  5. 英特:优秀、杰出。
  6. 暨(jì)及:等到。
  7. 震夙(sù)时:指分娩的时候。夙,早晨,这里指婴儿出生时刻。
  8. 沦胥(xū):相继沦陷、覆灭,这里指生命危险。
  9. 岐嶷(qí yí):形容幼年聪慧。
  10. 诲饬(chì):教导训诫。
  11. 觊(jì):希望、企图。
  12. 提孩:幼儿。
  13. 凊(qìng):凉。
  14. 昏定晨省: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15. 三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牛、羊、猪。
  16. 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
  17. 有行:指女子出嫁。
  18. 馈遗(kuì wèi):馈赠、赠送。
  19. 宁敢:怎敢。
  20. 归省(xǐng):回家探亲。
  21. 间忒(jiàn tè):差别。
  22. 翼翼:谨慎恭敬的样子。
  23. 骞(qiān):闵子骞,二十四孝人物之一。
  24. 引慝(tè):承认罪过。
  25. 萱堂:指母亲。
  26. 物则:事物的法则。
  27. 参商:指不和睦、有矛盾。
  28. 悃愊(kǔn bì):诚恳。
  29. 岵屺(hù qǐ):《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后因以“岵屺”代指父母。
  30. 鬼蜮(yù):鬼怪。

翻译

最初宇宙一片空茫,虚空中存在着太极。太极分化出天地,万物由此生长繁衍。天地就如同父母,万物皆为其子孙后代。人处在万物之中,最具灵性智慧。两家各自生育子女,没有媒人牵线怎能结合。遵循礼仪结成夫妻,共同孕育杰出后代。

当妻子刚刚怀孕时,常恶心呕吐吃不下饭。妻子整日痛苦呻吟,丈夫也天天忧愁难过。艰辛度过十个月,是生是死难以预料。等到分娩之时,妻子的痛楚难以言表。稍有护理不当,瞬间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幸运地迎来婴儿,全家欢喜脸色动容。哺乳喂养又精心照料,好几年都费尽心力。母亲真心疼爱,父亲也想着好好教导。即使孩子资质平凡,也看成聪明伶俐。孩子骄纵不服从管教,就想办法巧妙引导;孩子一句话说得有道理,就赞叹表扬不沉默。期望养育孩子长大成人,差不多能尽到子女的责任。

孩子小时候就知道爱父母,这种自然情感难以抑制。让父母冬天温暖夏天清凉,这样也不足以报答父母之恩。早晚侍奉请安,也不足以报答其恩情。准备美味佳肴,同样不足以报答其功德。四季为父母做华丽衣服,还是不足以报答他们的恩德。就算一生尽心竭力直到老死,也不足以报答。就算粉身碎骨,都无法报答这份恩情。

儿子外出做官女儿出嫁,也应该常常陪伴在父母身旁。父母心里悠然期盼,相互守望长久思念。要经常问候和送礼物,往来频繁如穿梭。给父母吃穿用度,不必计较价钱高低。要是父母还没享用,自己怎敢先去品尝。要是父母生活不安宁,赶快回家探望。不要区分嫡庶继嗣,用心不应有差别。就算父母有时不喜欢自己,也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祥在冰上为继母捉鱼,薛包眷恋家中门槛。闵子骞忍着寒冷驾车,舜耕田还承担过错。他们坚守高尚品行,所以美名铭刻在青史。千万不要让父母分离孤独生活,不要让母亲独守空房。就算富贵也不能消除父母的忧虑,天伦之乐才是自然法则。不应中途违背,迷失本性甘愿陷入迷狂。

唉!天底下哪有不重视亲情的国家。女子远嫁疏离娘家,感情隔阂如荆棘。男子听信妻子的话,因偏爱产生贪念。背离礼仪规范,言语苛刻逼迫老人。在道理上矛盾重重,对财物十分吝啬。父母辛勤抚养的恩情,心中全然没有诚恳的感激。父母年老力气衰弱,自己想侍奉又不知能做到多少。只能忍气吞声满怀羞愧,烦闷冤枉充满胸膛。

父子亲情一旦疏离,那就是破坏万世恩情的罪人。上天时刻监视着,会降灾祸暗中惩罚。世事往往因果报应,子孙必然凶暴固执。唉!天下的人们,身处礼义之邦。怎么忍心用私心侵蚀君子的品行。等受到报应才知道悔改,那时登上高山再思念父母也枉然。活着时行为如同禽兽,死后就堕落成鬼怪。只要一念之间能回心转意,忤逆行为立刻可以消除。我的话虽然粗俗浅陋,但可以作为千古的典范。

赏析

这首长诗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父子以及家庭伦理关系。开篇从宇宙起源讲起,将天地比作父母,引出人类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探讨,奠定一种宏大而自然的基调。

诗中细腻描绘了父母孕育、养育子女的艰辛过程,从妻子妊娠的痛苦到婴儿成长中父母的精心呵护,强调了养育之恩的深厚。同时,详细论述了子女应如何尽孝,从生活起居的关怀到情感上的敬爱,指出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报答父母的恩情。

诗里列举了王祥、薛包、闵子骞、舜等孝子的典故,树立正面榜样,倡导人们遵循孝道。又针砭时弊,批判了一些违背亲情伦理的行为,如夫妻离间、对父母的不孝顺等,指出这些行为不仅违背人性,也会遭受报应,具有劝诫警世的意味。

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虽直白但情感真挚,以大量篇幅层层深入阐述父子亲情与孝道,构建起全面的家庭伦理观念,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意义和浓厚的人文情怀。

史浩

史浩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慎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 6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