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嶰筠前辈廷桢虎门即事前韵二首

五岭峰回东复东,烟深海国百蛮通。 灵旗一洗招摇焰,画舰双恬舶棹风。 弭节总凭心似水,联樯都负气如虹。 牙璋不动琛航肃,始信神谟协化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岭: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等五岭的总称,在今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边境。
  • 烟深:茫茫烟雾。
  • 海国:泛指滨海地域,这里指广州沿海一带 。
  • 百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这里指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海外各国。
  • 灵旗:这里指清朝官兵的军旗。
  • 招摇焰招摇(zhāo yáo):星名,这里比喻鸦片烟的嚣张气焰。
  • 画舰:装饰华美的战船。
  • 舶棹风:夏季定期从海上吹来的风。
  • 弭节(mǐ): 止,息;节:古时使者所持的信物。这里表示停留、节制。
  • 联樯:樯指船桅,联樯形容船只众多。
  • 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
  • 琛航:装载珍宝的船,这里指外国商船。
  • 神谟(mó):谋略。这里指皇上的决策。
  • 化工:大自然的创造力。

翻译

五岭山脉曲折蜿蜒,一路向东延伸再向东,广州沿海一带烟雾茫茫,与众多海外国家相互通商。清朝官兵的军旗一挥,彻底扫清了鸦片那嚣张的气焰,装饰华美的战船稳稳前行,享受着海上吹来的宜人清风 。我等在这里停留、执法,凭借的是内心如水般纯净公正,众多的战船停靠在一起,大家都气宇轩昂、气势如虹。军事行动并未轻易发动,外国商船就已经恭谨肃然,这才相信皇上的英明决策与大自然的微妙安排是相契合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虎门销烟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出宏大的场景与非凡的气势。首联点明虎门所处位置及此地与海外各国通商的繁盛景象,为后面的禁烟行动构建了广阔背景。颔联中“灵旗一洗招摇焰”形象地写出了禁烟行动如疾风扫落叶般果断有力,将鸦片的嚣张气焰一举扑灭;“画舰双恬舶棹风”又营造出平和惬意氛围,暗示禁烟后海面的平静。颈联强调了将领们执法时内心的公正平和以及水师的豪迈气概,展现出坚定信念与不凡气度。尾联称赞皇上决策英明,不用武力便使外国商船恭顺,凸显了禁烟行动在策略上的成功。整首诗既写出了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决策的赞颂,同时体现了林则徐禁烟的决心与抱负,沉雄壮阔,富有感染力,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 。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