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杜鹃花下杜鹃啼,苦雨凄风梦亦迷。 古庙衣冠人再拜,重楼关锁鸟无栖。 幽囚白发哀蝉咽,久戍黄沙病马嘶。 未抵闻鹃多少恨,况逢春暮草萋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这里也指杜鹃花。
  • 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 凄风:寒冷的风。
  • 幽囚:囚禁。
  • 哀蝉:悲哀的蝉。
  • (yè):声音哽咽。
  • 久戍(shù):长时间戍守。

翻译

在杜鹃花下听着杜鹃鸟的啼叫,久雨寒风让人梦境也变得迷茫。古老的庙宇里人们再次叩拜,重重楼阁关闭紧锁,鸟儿也无处栖息。被囚禁的人白发苍苍,如悲哀的蝉鸣般哽咽,长久戍守在黄沙之地的病马在嘶鸣。都比不上听到杜鹃啼叫所引发的诸多怨恨,何况又逢春暮时节,芳草萋萋。

赏析

这首诗以杜鹃为主题,营造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杜鹃花下杜鹃啼叫的情景,以及苦雨凄风、古庙衣冠、幽囚哀蝉、久戍病马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愁苦和哀怨。诗中的意象都带有一种悲凉的色彩,如苦雨、凄风、幽囚、病马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最后两句以“未抵闻鹃多少恨,况逢春暮草萋萋”作结,将杜鹃啼叫所引发的怨恨推向高潮,同时春暮草萋萋的景象更增添了一种凄迷之感。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意深刻,抒发了诗人对时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