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池晚游诗

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将西子笑东施。 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例:同样,一样。
  • **西子:指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通常用以代表美丽的女子。
  • **东施:古代丑女,曾模仿西施皱眉,被传为笑柄,这里借指日本。诗人意在表明不应轻视日本。
  • **三笠辞:据说是阿倍仲麻吕(晁衡)旅居唐朝时,思念日本故园三笠山而作的和歌。这里代指日本的诗歌,意含对日本文化的尊重。

翻译

群山的景色与湖水的风光同样奇妙,不要因日本比不上中国,就去嘲笑它。如今我们虽隔着大海,但共赏同一轮明月,我也不禁高声吟诵起充满美好情感的日本诗篇。

赏析

这首诗展现出诗人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包容态度。前两句通过“莫将西子笑东施”,打破了传统中以中国为尊而轻视他国的狭隘观念,以平等视角、辩证态度看待中日两国,肯定日本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美。后两句“即今隔海同明月,我亦高吟《三笠辞》”则进一步营造出浪漫又和谐的氛围,明月这一意象烘托出两国虽地理位置有别,却共享同一份美好。高吟日本的《三笠辞》,传达出诗人对日本文化的欣赏与接纳。整首诗不仅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更体现了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欣赏和友好情感 ,显示出作为近代诗人的黄遵宪具有的先进观念和别样胸怀。

黄遵宪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