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三月雨夜无聊观曼殊画因题一律于是与曼殊别已五阅星霜矣哲夫宝爱此册岂徒在画耶
浮云终日随游子,南北东西各一天。
供眼江山同脉脉,看人刍狗复年年。
寻常况状吾犹昔,寥落朋侪地亦偏。
剩欲画中寻曩迹,残春微雨到灯前。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亥:干支纪年,诗中所指年份信息需结合作者生平具体分析。
- 曼殊:即苏曼殊,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 。
- 星霜: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岁。“五阅星霜”就是过了五年。
- 哲夫:对男子的尊称,具体所指结合相关背景。
- 刍狗(chú gǒu):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后用来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这里表示像刍狗一样年复一年地看待他人,有一种世事沧桑、命运无常之感。
- 供眼:映入眼帘。
- 脉脉:默默无语含情的样子。
- 寥落:稀少,冷落。
- 朋侪(péng chái):朋辈,朋友。
- 剩欲:颇想;犹欲。
- 曩迹(nǎng jì):以往的踪迹。
翻译
整日飘动的浮云就如同四处漂泊的游子,各在天南海北、东西一方无法相聚。映入眼帘的大好江山都默默含情,一年又一年像对待刍狗一般看待这人世间的种种。我平常的状况还和过去一样,身边朋友日益稀少,所处之地也很偏僻。很想从画中寻找过去的踪迹,在这残春时节,伴着微微细雨,来到灯前欣赏这幅画。
赏析
这首诗开篇用“浮云”和“游子”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分别后的飘零状态,传递出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漂泊的感叹。颔联中“供眼江山同脉脉”,赋予江山以人的情感,它们默默含情,似乎也在感慨人事变幻;“看人刍狗复年年”则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与悲凉。颈联转而写自身,“寻常况状吾犹昔”表明自己这么多年境况依旧,而“寥落朋侪地亦偏”则更深刻地描绘出朋友渐少、处境冷落的孤寂。尾联“剩欲画中寻曩迹,残春微雨到灯前”,在残春微雨这一颇具伤感氛围的环境中,一个人来到灯前试图从画里追寻过往的回忆,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朋友的牵挂以及当下的孤独寂寞都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惆怅而意境深远的氛围,让人不禁沉浸在那种物是人非、深沉的情感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