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召见寄

· 李洪
独泛沧浪一钓舟,未偿寻壑与经邱。 霜清叵怯吴江冷,酒贱难从越女留。 游鹿台荒人既往,采香径远宿须投。 客游空羡齐云胜,辜负韦黄诗酒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hè)子召见寄:和,应和对方的诗词。子召应是人名,“见寄”表示对方寄送诗词给作者,作者进行应和创作此诗 。
  • **沧浪:古水名,也常用来代指清澈的水或隐居之处。
  • **未偿:未曾。
  • **寻壑与经邱:意思是探寻山谷,走过山丘,指游山玩水。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
  • **叵(pǒ)怯:不可怕。叵,不可。
  • **酒贱难从越女留:酒价低廉却难以因越地女子而停留。越女,泛指吴越地区的女子。
  • **鹿台:古台名,在今河南淇县,相传是殷纣王贮藏珠玉钱帛之处。这里说鹿台荒是感慨古迹荒废。
  • **采香径:故址在今江苏苏州西南香山旁。相传吴王夫差遣美人采香于此。
  • **宿须投:夜晚必须找地方投宿。
  • **齐云:可能是指某个名胜之地,或是与建筑名有关,此处联系上下文推测是一处风景优美令人向往之所。
  • **韦黄:具体指代不太明确,可能是某地名人、友人或与特定文化典故有关,结合语境大致理解为与作者此次游历之地文化相关的人物。诗酒州:充满诗酒文化氛围的地方。

翻译

我独自驾着一只钓舟在沧浪之水中泛游,此前未曾有过探寻山谷走过山丘那般畅快的游览。秋霜清冷,吴江的寒冷并不让我害怕,尽管这里酒价低贱,可我却难以因当地的越女而停留。鹿台已然荒废,过去的人也都已远去,采香径遥遥又漫长,到了夜晚我必须寻找投宿之处。客游在外,我徒然羡慕齐云那胜地的美好,实在是辜负了这充满诗酒文化氛围之地以及与韦黄相关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围绕作者的游历展开,充满了沧桑之感与游旅的怅惘。开篇“独泛沧浪一钓舟”描绘出一幅孤舟独泛的清幽画面,透露出作者的孤独寂寥,同时“未偿寻壑与经邱”表达对之前未能尽情游览自然风光的遗憾。颔联“霜清叵怯吴江冷,酒贱难从越女留”通过描写吴江的清冷以及难以因越女停留,暗示了作者内心有着某种不可言说的惆怅和身不由己。颈联对鹿台、采香径等古迹的感慨,借古迹荒废、人事变迁,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叹息。尾联“客游空羡齐云胜,辜负韦黄诗酒州”则进一步点明,客居异乡虽然羡慕别处美景,却又自觉辜负了当地的诗酒文化,表达出一种在旅途中既有所向往又心怀愧疚、复杂矛盾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从自身游历到对古今兴衰的思考,都在细腻的笔触下缓缓展现,情感真挚而深沉 。

李洪

宋扬州人,一云吉州庐陵人,字子大。李正民子。历官知温州、藤州。宁宗庆元五年提举浙东,除本路提刑。工诗,与弟漳、泳、泉、浙著《李氏花萼集》。又有《芸庵类稿》。 ► 4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