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门人张宜仲自江右来,欢焉道故。云:届重游泮水之年,其先德曾膺此典,词以张之
异数承明少。结宸知、席前片语,一麾江表。那信沧桑成隔世,蠡泽胥疏送老。便溷迹、渔樵原好。勉为苍生还再起,爱甘棠、余荫人称道。旋投绶,乞身早。
旧京意外游踪到。遽相逢、白头师弟,掀髯一笑。莫问玉堂天上梦,往事已荒秋草。喜晚节、家风仍绍。璧水重春真济美,卜传经、伏胜留秦皓。举尊酒,用相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异数:特殊的待遇、恩赐。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
- 麾(huī):指挥。
-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 那信:哪料到。
- 沧桑: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
- 蠡泽:湖泽名。
- 胥疏:疏远。
- 溷迹(hùn jì):混杂在某一行列。
- 甘棠:树名,这里指代美好的事物。
- 余荫:指前人的惠泽或庇护。
- 投绶:弃官。
- 乞身:古代以作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
- 旧京:旧都;古都。
- 玉堂:汉代宫殿名,也泛指宫殿。
- 绍:继承。
- 璧水:太学。
- 济美: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 伏胜:汉初济南人,字子贱,曾为秦博士。
- 秦皓:指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
翻译
特殊恩赐进入承明的时候很少。因为在朝堂上的简短几句话,就被指挥到长江以南。哪料到世事变化如沧海桑田,在蠡泽等地被疏远后就送老。便混在渔樵之中原来也挺好。为苍生勉强再次出来,喜爱甘棠树及它留下的美好被人们称道。马上又弃官,早早请求辞职。
在旧都意外地游历到此处。突然相逢,白头的师生,掀须一笑。不要问那宫殿中曾经的梦想,往事都已经如荒秋之草。高兴晚年的家风仍然被继承。太学重新兴盛起来真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占卜得知传经,像伏胜和秦皓那样。举起酒杯,用此来互相慰劳。
赏析
这首词通过叙述友人的经历,感慨世事变迁、人生起伏。上阕写友人曾有特殊机遇,但经历沧桑后归隐,又为苍生再起。下阕写旧都相逢的惊喜,提到往事已去,家风得以传承,太学重兴,伏胜等典故的运用增添了文化内涵。整个词展现了对友人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其人生态度和家风情操的赞扬,情感深沉而复杂。词风沉郁中带有感慨与欣慰,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历史沧桑感。
夏孙桐的其他作品
- 《 二妹镜涵六十初度妹夫艺风前辈七十有五甥辈于沪上称觞寄诗为寿藉以述怀不徒为引年之颂也四首 》 —— [ 清 ] 夏孙桐
- 《 题赵价人姻丈仿渐江画册二首 》 —— [ 清 ] 夏孙桐
- 《 湘江静·纪梦。天孙渡河前三夕,余病始闲,梦见一廨前鼓钹喧阗,作鱼龙曼衍之戏。随之游行,所经通衢荒旷,道旁二三老者向余诵数语,谓此道咸闲人所作湘江静词,有可慨者。余亦未悉所诵,漫应之曰:梅溪旧作原凄楚之音也。既而百戏纷集,招摇而过,最后童子持纸彩为花,愈繁夥,愈幺细,渐至若有若无,衰草凝烟,前望似已无路,惘惘而寤。即以梅溪原韵纪之 》 —— [ 清 ] 夏孙桐
- 《 傅沅叔藏园校书图三首 其二 》 —— [ 清 ] 夏孙桐
- 《 高阳台 · 傅沅叔属题其聘室聂稚梅女士诗扇遗墨 》 —— [ 清 ] 夏孙桐
- 《 岁暮怀人十四首客广州作寄以代柬 》 —— [ 清 ] 夏孙桐
- 《 春日游悯忠寺 》 —— [ 清 ] 夏孙桐
- 《 诉衷情 · 为艺风题双红豆图 》 —— [ 清 ] 夏孙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