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夫行
注释
- 瘴气:热带或亚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瘴疠的病原。
- 猩血:猩猩的血,常用来形容红色。
- 深箐(qìng):指竹林茂密的山谷。
- 涵:包含,包容。
- 藤萝:又名紫藤萝,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
- 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
- 尻(kāo):屁股。
- 转饷:转运军粮。
- 乳饴:奶糖,这里形容人被热气烘烤的样子。
- 糜(mí):碎烂。
- 熊罴(pí):熊和罴,皆为猛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武士。
- 赀(zī):财物。
- 践更:古代的一种徭役。
- 水晶:一种矿物质。
- 金英:泛指黄菊或金花。
- 茸茸:柔细浓密貌。
- 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
- 连坐:旧时的一项法律规定,一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等连带受处罚。
- 手实:唐宋时在基层官吏监督下居民自报户内人口、田亩以及本户赋役承担情况的登记表册。
- 闾阎(lǘ yán):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老百姓。
- 吉网罗钳:指酷吏罗织罪名,陷人于罪。
- 青燐:人和动物尸体腐烂时分解出的磷化氢,并自动燃烧。夜间在野地里有时看到的白色带蓝绿色火焰就是磷火。
翻译
瘴气蒸腾使得万千山峰变成赤色,悬崖似乎被洒遍了猩猩血的颜色。深深的山谷自古以来就无人行走,到如今才开辟出满是荆棘的道路。道路处在千万座山峰之中,山谷深不见底包含着虚空。藤萝还带着混沌蒙昧的气息,炮火不断进行着开凿工程。开凿还没停止就驱赶人上去,拉夫的人前面的哭泣后面的遥望。手和脚当作车轮屁股当作车轴,狰狞的风雨和狂风催促着转运军粮。热气烤灼人好像要变成奶糖,冷气流中人会变成僵尸。有毒的湿气浸渍人会腐坏脾脏。天上惊雷声起大地塌陷,又有破碎的石头坠落砸烂人的身躯和肌肤。过去中华处于全盛时期时,征讨外族役使人力人们却都不知道。用黄金铺满大地士兵们争抢前往,哪里像如今驱赶人去供那些凶猛武士驱使。兵卒有三千而被征劳役的人有十万,从中央到南北到处搜罗。体弱的缴纳财物强壮的奉献自身,轮番的徭役急切得像闪电。听说溪流中生产水晶,又期望山中能生出金花。可怜人的血汗换来了空旷的地方,一寸寸的柔软草地是原野上万具骨头支撑着。长长的树林经过没有一天是温暖的,高高的山峰再去就得有冰块。五月穿着皮衣仍受困于雪山,万民痛苦流涕直到天色昏暗。问他们为何不逃跑,他们说无处可以隐藏在蓬蒿里。商鞅的保甲法和连坐制,惠卿的手实法像吹毫毛一样。唉呀,平民百姓为什么谋求安定的居所,这里的法比连环弓弩还厉害。酷吏罗织罪名陷人于罪根本无法想象,像虎一样苛刻像蛇一样收敛让人不忍心看。相逢都觉没人应有的样子,山头每天发出鬼火般的青磷光。不要埋怨灾星散落在平地上,试着看看炮火如雨点穿过树林的昏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艰苦环境下被征役民众的悲惨景象。诗中通过对恶劣自然环境(如瘴气、深谷、风雨等)、繁重劳役(手足作车等)、残酷法令(保甲连坐等)以及民众痛苦遭遇(膏血换空地等)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民众的苦难。诗人以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如“热气烁人成乳饴”“毒湿渍人为腐脾”等,突出了环境的恶劣和对人的残害。最后通过对灾星、炮雨等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悲惨的氛围。整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让读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有了更直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