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贱感赋

· 洪繻
曩者我未有田时,米贵如珠难作糜。今时我有田数亩,米贱无从易升斗。 米贵我昔为伤心,民贫恨天不雨金。米贱我今夜长叹,租入难供赋税半。 赋税如何底许多?中田今升十倍科。正税之外有附税,税外加派更繁苛。 犹幸今年歌大有,无钱有米可糊口。倘或年时遇半荒,村南村北皆饿叟。 但是农家今亦艰,买牛雇直钱如山。有米贱粜须官检,玉粒难入东洋关。 农家租户何须苦,催科刻日严如虎。无田亦有人口徵,百物锥端皆榷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曩(nǎng)者:从前。
  • 糜(mí):粥。
  • :交换。
  • :征收赋税的条款、准则 。
  • 大有:大丰收。
  • 雇直:雇佣的费用,“直”同“值”。
  • 粜(tiào):卖粮食。
  • 催科:催征赋税。
  • 锥端:极小的东西。
  • 榷(què)估:专卖评估,这里指各种严苛的专卖规定和物价评估。

翻译

从前我还没有田地的时候,米贵得像珍珠一样,连熬粥都困难。现在我有了几亩田地,米价却很便宜,难以用米换到哪怕一升一斗的钱。 以前米贵的时候我满心悲伤,痛恨老天不降下金子来救济贫困的百姓。如今米贱,我在夜里长长叹息,田租收入连赋税的一半都难以供给。 赋税怎么会有这么多呢?中等田地现在的赋税比起过去竟然增加了十倍。正税之外还有附税,税上又增加摊派的费用,更加繁杂苛刻。 还算幸运的是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即便没钱,有米勉强可以糊口。倘若遇上收成不好的荒年,村南村北到处都是饥饿的老人。 只是如今农家的日子依旧艰难,买牛和雇佣劳力的花费像山一样高。有米想卖还必须经过官家检验,上好的米粒却很难运到国外换取钱财。 租种土地的农家实在太辛苦,官府催征赋税限期紧迫,严厉得就像老虎一样。即使没有田地的人家也要被征收人头税,就连极小的物品都有严苛的专卖规定和物价评估。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当时农民所面临的艰难处境。诗人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米贵和米贱对农民造成的不同困境,反映出农民无论丰年灾年都深受重重压迫的悲惨现实。一方面,赋税繁重,正税、附税、税外加派层层盘剥,使农民辛苦劳作却难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市场交易受官方诸多限制,农产品价值无法实现,增加了农民生活的困窘。诗中对官府催科严苛如虎的描写,直观地展现了农民在高压政策下的无奈与痛苦。同时提到荒年的惨状,让人对农民的可怜处境深感同情。整首诗用词质朴,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揭露和批判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