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

· 洪繻
维岁丙午月刚卯,天柱倾颓地轴挠。星辰易位山川崩,五行二气同纷搅。 日月未悬天未开,大造莽莽飞黄埃。巨灵怒劈太华来,坤舆斮破声如雷。 六鳌断足化黄能,娲皇一见心为哀!哀哉城郭阛阓为蒿莱,血肉肤躯为废骸。 高岸深谷何所有,不见人烟唯阴霾。初如大块抟抔土,神工鬼伯擂地鼓。 人寰簸荡无立锥,海水翻腾有飞弩。惊心下界多游魂,转瞬九渊欲沈羽。 陷落诸罗十万家,人物邱陵尽泥沙。四海龙战玄黄血,千山龟坼纵横叉。 不信乾坤又灰烬,可怜髑髅皆齿牙!哭夫、哭子、哭父母,惨淡往来鲁国髽。 岂知蓬莱昔翻覆,神山久已沈大陆。地上龙蛇多杀机,民间鸡犬争觳觫。 虽有孑遗半死生,阿鼻牛首怒狞狞。暂偷食息鱼游釜,终见漂流蚁满城。 天心如此已可叹,何为此遭益糜烂!当今有几虮虱臣,浩劫无穷裸虫患? 欲排阊阖问天公,天关沈沈漫复漫。俯视罗山斗六门,山飞川走坤维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岁:那一年。
  • 刚卯:古代用以辟邪的佩饰。
  • 倾颓:倒塌。
  • :弯曲,屈服。
  • 巨灵:神话传说中劈开华山的河神。
  • 太华:即华山。
  • 坤舆:地的代称。
  • (zhuó):斩断。
  • 阛阓(huán huì):街市。
  • 抟抔(tuán póu):把东西捏聚成团。
  • 髑髅(dú lóu):死人的头骨。
  • 齿牙:牙齿。
  • (zhuā):古代妇人在办丧事时梳的发髻。
  • 觳觫(hú sù):因恐惧而颤抖。
  • 虮虱臣:指微不足道的臣子。
  • 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

翻译

那丙午年刚卯月,天柱倾塌地轴弯曲。星辰移位山川崩塌,五行二气一同纷纷混乱。日月还未高悬天空还未开启,伟大创造一片茫茫扬起黄埃。巨灵愤怒劈开太华山而来,大地被斩断声音如雷。六只鳌的断足化成黄能,女娲看到后心中满是悲哀!悲哀啊城市街坊变成蒿草野地,血肉身体变成废弃骸骨。高岸深谷里有什么呢,看不到人烟只有阴霾。起初如同大块捏聚成的土团,神工鬼伯擂起了地鼓。人世颠簸没有立足之地,海水翻腾犹如飞射的弓弩。令人惊心的下界有许多游魂,转瞬之间好像要在九渊沉没。陷落了诸罗十万人家,人物像丘陵一样都化为泥沙。四海龙争战乱血流如玄黄之色,千山龟壳裂开纵横交错。难以相信天地又成灰烬,可怜那都是白骨骷髅和牙齿!哭丈夫、哭儿子、哭父母,黯淡惨淡地往来带着鲁国的丧髻。哪里知晓蓬莱以前也曾颠覆,神山早就沉没在大陆。地上龙蛇有很多杀机,民间鸡犬都在恐惧颤抖。虽有少量幸存者也是半死不生,阿鼻鬼和牛头怪愤怒狰狞。暂时偷得喘息如鱼在锅中游,最终看到如漂流的蚂蚁满城都是。上天的心意如此已让人叹息,为何还遭遇这更加的腐烂破败!当今有几个微不足道的臣子,大劫难无穷无尽是这些寄生虫的祸患!想要推开天门去问老天爷,天门深沉又广阔。俯视罗山和斗六门,山移川走大地也断裂。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场如末日般的地震景象。诗中用夸张、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如天柱倾颓、山川崩裂、大地被斩断等,展现出天地间的剧烈变动和生灵涂炭的惨状。作者通过对城市变为废墟、人变成骸骨等细节描写,深刻地烘托了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惨痛后果。同时,也反映出对天地不仁的慨叹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还巧妙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整体气势磅礴,画面感强,给人强烈的震撼。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