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东皋草堂歌
注释
- 东皋: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 酷嗜:极其爱好。
- 隐囊(yǐn náng):供人依靠的软囊。犹今之靠枕。
- 麈尾(zhǔ wěi):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兽毛,制成片状。
- 萧斋:原指梁武帝萧衍所建之寿光殿,后借指书房或书斋。
- 鸿鹄(hóng hú):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鹰隼(yīng sǔn):泛指凶猛的鸟,用来比喻凶猛或勇猛。
- 白社:地名,也是古代文人、隐士所居之处的代称。
- 黄门北寺:官署名,后成为囚禁大臣的地方。
- 钩党:指相牵连的同党。
- 折槛臣:指敢于直谏的忠良之臣 。
- 当事:指当权者。
- 龙去:指明朝灭亡,皇帝出逃等情况 。
- 持户难:维持家户生计艰难。
- 呼门吏怒:吏役愤怒地大声敲门讨债。
- 发箧(fā qiè):打开箱子。
- 五尺山:不详,可能指家中的假山之类。
- 习家池:古代著名的私家园林 。这里泛指。
- 石础:承柱的础石。
- 欹桥(qī qiáo):斜桥。
- 醉壁:可能指草堂墙壁上有题诗等痕迹,因时间久远显得零乱如醉酒之态。
- 咨嗟(zī jiē ):叹息。
- 摇落:摇落,意为草木凋零,多形容凄凉的景象。此处化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 衡阳雁断:相传大雁到衡阳而止,此处用来形容音信断绝。
- 楚天:指南方的天空。
- 魏寝梁园:魏寝、梁园分别指魏国和梁国的宫苑,这里代指明朝的宫苑 。
- 平泉独乐:平泉庄、独乐园分别是唐朝李德裕、宋朝司马光的园林 ,这里也泛指过去豪华的园林别墅。
- 暝钟(míng zhōng):暮钟,黄昏时分寺院的钟声。
翻译
你家的东皋草堂依傍着山麓,百顷清泉流淌浸润着繁花翠竹。 石田山人的字画有几百卷,你平生极为喜爱亲手收藏记录。 在书房之中你寄情于隐囊麈尾,恰似高飞的鸿鹄被鹰隼猜忌。 白社青山那昔日旧居尚在,黄门北寺的捕车却突然前来。 幸好有诏令怜悯你将你释放,得以再次回到故乡隐居之处。 拿着短杖依旧赏看屋后青山,小船依然系在门前的大树上。 此时结党营私之风虽然猖行无忌,可你始终是那敢直谏的忠良大臣。 被放逐纵然是当权者的心意,能在江湖隐居还是依赖主人的恩情。 一朝明朝灭亡像云龙般消逝离开家国,万里战火纷飞你无法回归家乡。 可怜那曾显赫一时双戟中丞之家,门帖凄凉地写着要卖掉宅院。 儿子独自一人难以维持生计,逼债的吏役愤怒叫门索要欠款。 翻箱倒柜想办法偿债已无计可施,只能舍弃院子里那矮小的假山。 任由他人将药草花木移到邻家种植,松杉未被修剪留在僧舍旁边。 渔舟聚集在习家池般的地方,官府的大道上人们牵着石兽。 石础虽然留存却已记不起当年哪个亭子,槿树编成的篱笆还在可门已残缺不全。 倾斜的桥已经断裂只剩僵卧的柳树,那有题诗的醉壁靠在瘦藤旁无人扶持。 还有那荒草丛中藏着废弃的祠庙,高大的石碑虽被荒草埋没依然还能认出字迹。 台阶前老农早早地唱着歌谣,陌路上行人听闻都不禁深深地叹息。 当初我拄着拐杖初次到你家,九月重阳开怀畅饮欣赏着盛开的菊花。 秋日的溪山犹如一幅美好的画卷,石田的真迹令人深深赞叹感慨。 后来听说这画再次换了主人,当年同游的宾客如今不知还剩几人。 又看到溪山已经改变了旧时模样,曾经的雕栏画槛如今都已消失不见。 我深知像宋玉叹秋般的摇落之愁,衡阳雁南归音信断绝南方的天空一片秋色。 斜阳含着恨意而家又在何处,遥远的水边默默无言江水独自流淌。 我来到这草堂不知该在何处住宿,只好挑亮灯芯在夜里将这首长歌续写下去。 十年的过往之事如今全都化为悲伤,再赋这闲愁之诗自己都不忍卒读。 魏寝梁园般的繁华盛景皆已化为虚空,杜鹃在寂寞的西风中哀怨地啼叫。 曾经的平泉独乐般的园林如今荒草丛生,我在寒雨孤村之中聆听着黄昏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吴伟业怀人并感慨身世之作。开篇描绘东皋草堂往昔美景以及主人对书画的喜爱,展现出一幅宁静高雅的生活场景。接着讲述主人遭逢变故、被牵连入狱又幸得释放回归故乡的过程,暗喻明末动荡的政治局势以及文人在其中的无奈。诗中用大量笔墨细致描绘如今草堂衰败的景象:门帖卖宅、庭院荒废、园林失色,与往昔的繁华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而对往昔与友人相聚赏秋景、观真迹的回忆,更衬出眼下人事皆非的悲哀。诗中化用众多典故和前人诗句,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哀愁氛围。通过对草堂今昔变化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明朝灭亡、人世沧桑的沉痛悲歌,寄寓着自我身世零落的怅惘。在艺术风格上,叙事与抒情相融合,语言质朴之中有悲怆沉郁之韵 ,描绘出一幅生动凄惨的时代变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