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赞佛诗四首
注释
- 八极:指天地之间的极远之地。
- 屈盘:曲折盘绕。
- 日驭:指太阳。传说太阳乘坐由羲和驾驭的车运行。
- 世尊: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
- 阿难: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多闻第一。
- 青琅玕(láng gān):一种美玉,这里形容讲树的枝叶。
- 诸天:佛教语,指护法众天神。
- 绛节:红色的符节,这里指仙人的仪仗。
- 银鸾:白色鸾鸟,传说中的神鸟。
- 脱却:脱下。
- 芙蓉冠:以芙蓉为饰的帽子,这里代指仙人服饰。
- 云鬟:女子的环形发髻,形容发髻优美。
-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 优昙:优昙钵花的简称,佛教认为优昙钵花三千年一现,比喻事物难得出现。
- 望幸:臣民盼望皇帝临幸。
- 释道安:东晋时期佛教高僧,这里代指高僧。
- 扪葛:抓住葛藤。
- 跻攀(jī pān):攀登。
- 杰阁:高阁。
- 朱阑:红色的栏杆。
- 天人:佛教指欲界六天及色界、无色界诸天有情,这里形容佛像庄严如天人。
- 栴檀(zhān tán):檀香。
- 烟岚:山林间的雾气。
- 缁素:僧俗。缁指僧众,素指俗人。
- 房星:二十八宿之一,旧说房星动则有天子将临。
- 善财洞:清凉山上的一个地方。
- 迎銮:迎接皇帝銮驾。
- 大道心:向佛求道之心。
- 不刊:不可磨灭。
- 金轮:比喻佛法。
翻译
天地之间多么辽阔渺茫,我前往清凉山。这座山蕴藏着神奇灵异,浩渺的精气曲折盘绕。它能留存远古时代的积雪,仿佛能将天地的容颜焕然一新。太阳的光辉有时照不到这里,山间云雾缥缈,寒气袭人。
当年世尊曾在此显灵,像昔日与阿难一同说法那样。高大的讲树耸入千尺高空,繁茂的枝叶如美玉般摇曳洒落。众天神飞过山头,乘着红色符节和白色鸾鸟而来。不知因何一笑偶尔下凡,离开了仙人的行列(脱下了仙人服饰)。
下凡后在琼楼玉宇间游玩嬉戏,美丽的女子垂下优美的发髻。前世、今生、来世(时间流转),空旷的台阶突然令人在夜晚惊醒,人却很快就离去又归来,这一切就如那难得一见的优昙花般虚幻。
这座名山最初盼望皇帝临幸,我奉命像释道安那样安排相关事宜。预先来到最高的山顶,清扫七佛坛。这灵秀的胜地极为幽深隔绝,攀登时需紧紧抓住葛藤艰难向上。道路尽头遇到一座山峰,华丽的高阁围绕着红色栏杆。
阁中坐着一尊庄严的佛像(天人般),仿佛呼出的气息都是檀香味。这佛像好像在对汉家皇帝传话:何苦还眷恋留在人间呢。
山间的雾气很快消失不见,流水白白地潺潺流淌。回头望向长安城,僧俗们都神色凄惨,满心哀伤。房星竟然没有动静,上天却降下白玉棺材(皇帝去世)。可惜啊那善财洞,没能迎来皇帝的銮驾一展风采。
唯有那向佛求道的坚定之心,如同岩石般永远不会磨灭。凭借此心守护佛法,让佛法的大海风平浪静。
赏析
这首诗以清凉山为背景展开,描绘了清凉山神秘而壮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且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如“能蓄太古雪,一洗天地颜”形象地写出了清凉山的高洁和超凡。关于世尊显灵等的描写,充满奇幻色彩,展现出宗教世界的庄严神圣与凡人难以捉摸。同时,诗中又暗暗关联尘世,以皇帝可能到来却最终未能实现、最终“天降白玉棺”等情节,流露出一种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诗中或许还蕴含着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佛法恒常的追求态度。整首诗将现实与神话、宗教与世俗相互交织,层次丰富,情感复杂而深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