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潼关: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是秦岭与黄河交汇处的重要关隘。
- 时平:指社会安定,和平时期。
- 度雄关:穿越雄伟的关隘。
- 拍马:骑马时用马鞭轻拍马臀,催马前进。
- 河潼:指黄河和潼关。
- 纁黄:古代的一种浅黄色,此处形容河水的颜色。
- 瓜蔓水:可能是指瓜蔓沟或类似有水的沟渠。
- 苍翠:深绿色,形容山色。
- 华阴山:位于陕西华阴市,与潼关相邻。
- 陴(pí):城墙上的女墙,这里指城楼。
- 筑版:修筑防御工事。
- 丁男:成年男子,指壮劳力。
- 呼酒烹羊:邀请饮酒并烹羊款待,表示宴饮的轻松氛围。
- 守吏閒(xián):守卫官员闲暇无事。
- 绿杨:翠绿的柳树。
- 红衫青笠:穿着红色上衣和戴青色斗笠的人,描绘出鲜明的色彩对比。
翻译
在和平年代里轻松度过那险峻的潼关,策马扬鞭往返于黄河与潼关之间。清澈的瓜蔓水旁,几座苍翠的华阴山峰映入眼帘。壮丁们在城墙上修筑防御工事,守卫的官吏们则悠闲地饮酒烹羊。最美的当属那绿柳掩映之处,红衫青笠的人物仿佛画中点缀,构成一幅生动的风景画。
赏析
这首诗以和平时期的潼关为背景,通过描绘人们日常生活的轻松与宁静,展现出关隘边陲的安宁景象。诗人通过对瓜蔓水、华阴山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壮丁筑城、官吏宴饮场景的刻画,构建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生活画面。最后两句,以红衫青笠的人物作为点睛之笔,既突出了环境的优美,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