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台南诸友之ㄧ

徒死亦何益,馀生实可哀。 纵云时莫挽,终恨我无才。 身世今萍梗,图书旧劫灰。 家山洋海隔,乡梦又归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徒死:白白地死去。
  • **馀生:指劫后残留的生命 。
  • 纵云:纵然说。
  • 时莫挽:时局难以挽回。
  • 萍梗(gěng),浮萍和断梗,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
  • 劫灰:佛教语。指被火劫烧后的灰烬。常表示灾祸后残留的痕迹 。这里指图书毁于战火等灾难之后仅存灰烬。

翻译

白白地死去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劫后残留的生命实在令人哀伤。纵然说时代的局势难以挽回,可终究还是遗憾自己没有足够的才能。如今我身世漂泊,好似浮萍断梗般无依无靠,曾经的图书如今也只剩下经历战火后的灰烬。家乡远隔重洋大海,而关于家乡的梦却又一次回到我的脑海。

赏析

这首诗饱含着诗人深切的感慨与无奈。首联中“徒死亦何益,馀生实可哀”,直接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悲叹,感叹自己在时运面前的无力,空有生命却充满哀伤。颔联“纵云时莫挽,终恨我无才”展现出诗人对时事的无奈和对自身能力的自责,觉得难以改变时局,陷入深深的遗憾。颈联“身世今萍梗,图书旧劫灰”,借“萍梗”“劫灰”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自己漂泊的身世以及过往文化珍藏的消逝,体现出一种沧桑之感与失落之情。尾联“家山洋海隔,乡梦又归来”,直白地诉说着家乡与自己相隔甚远,只能在梦里回归,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从对自身命运的嗟叹,到对家国离乱的感慨,层层递进,展现出一个内心痛苦又眷恋乡土的诗人形象。

许南英

许南英

许南英,两度来台。期间与南社、瀛社、桃社、竹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 ► 1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