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徐仲仁别驾时镇毕节

闽海当年别思频,风烟澒洞渺无津。 每缘旧事悲隍鹿,谁遣馀波及涸鳞。 天末龙光悬紫气,途长骥足动清尘。 干城此日功逾懋,萍梗他乡遇转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澒(hòng)洞:弥漫无际。
  • 隍鹿:也作“隍鹿之思”,喻指乱世民众对仁政的期盼。
  • 涸(hé)鳞: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翻译

当年在闽海分别,思念之情频繁涌现,风烟弥漫无际,前路渺茫没有渡口。每每因为过去的事情而悲叹百姓对仁政的期盼,是谁让余波牵连到处于困境中的人呢?在遥远的天边,龙光高悬,紫气弥漫,路途漫长,但骏马的脚步扬起清新的尘土。保卫国家的重任在今日更加显著,在他乡漂泊如萍梗般的我,遇到你后感觉更加亲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徐仲仁别驾的,诗中回忆了当年分别时的情景,感慨世事的艰难和变幻。首联通过描述分别时的思念和环境的迷茫,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颔联表达了对世事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颈联以“天末龙光悬紫气”象征希望,“途长骥足动清尘”则表现出前进的决心和力量。尾联强调了保卫国家的责任重大,同时也抒发了在他乡遇到友人的亲切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语言凝练,既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又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卢龙云

明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 18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