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二月十四日赋

· 刘崧
今日何日天气清,江干雨晴花柳明。清晨手持一杯酒,再拜有泪如何倾。 我不及庭前乌,朝夕返哺鸣呜呜。又不如坟上草,霜露结根永相保。 一从南郡飞旌旗,频年死徙伤流离。先畴荒弃稂莠集,故宅荡析风烟悲。 小时开口咏诗句,投果倾堂动诸父。岂知长大罹百凶,事绪茫如堕烟雾。 只今四十逾八年,有子孩痴方可怜。霜蓬渐入明镜里,菽水不到黄泉边。 我家一门联桂籍,四十年馀声赫奕。每惭末路向人低,独抱遗书竟奚适。 姆源之山高入云,钟岭亦有慈亲坟。清明欲近风雨恶,野鸟啼春安可闻。 大兄今年会昌去,季也雩阳更流寓。山斋此日倍相思,却恨从前少欢聚。 东家西家燕子飞,桃花乱落扑人衣。明朝何处寻芳去,肠断故园消息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干(gān):江边。
  • 先畴(chóu ):祖先所遗留的田地。
  • 稂莠(láng yǒu):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
  • 诸父:叔伯。
  • 罹(lí ):遭受苦难或不幸。
  • 菽水(shū):豆与水。指所食唯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常以“菽水”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 赫奕(hè yì ):光辉炫耀的样子。
  • 姆源:地名。
  • 钟岭:地名。
  • 雩(yú)阳:地名。

翻译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天气清朗,江边雨过天晴,花儿柳树明艳动人。清晨手里拿着一杯酒,再次下拜,心中有泪不知如何倾洒。 我比不上庭院前的乌鸦,它们早晚返巢喂食,呜呜鸣叫。又不如坟上的野草,经霜露滋润,扎根生长,永远相互偎依。 自从南边的郡县扬起战旗,多年来百姓死亡迁徙,遭受流离之苦。祖先留下的田地荒废,杂草丛生,旧日的住宅动荡毁坏,徒留风烟中的悲哀。 小时候开口吟诵诗句,扔果子满堂跑让叔伯们高兴。哪里知道长大之后遭遇众多凶险,事情头绪繁多,如同坠入烟雾之中。 如今我已四十又过八年,有个痴呆的孩子,实在可怜。我如霜打的蓬草渐渐步入老年,却未能让双亲享受菽水之欢,他们已在黄泉之下。 我家一门曾接连科举中第,四十多年来声名显赫。常常惭愧在末路时向人低头,独自抱着遗书,不知该往何处去。 姆源的山高耸入云,钟岭上也有慈母的坟墓。清明节快到了,风雨却很恶劣,野外鸟儿啼叫,春天的声音怎能听得进去。 大哥今年去了会昌,小弟在雩阳又辗转流落。在这山斋中,今日倍加思念他们,只恨从前少有欢聚的时光。 东家西家的燕子飞来飞去,桃花纷乱地飘落,扑在人的衣服上。明天到哪里去寻找美好的风景呢,心中悲痛,故乡的消息也稀少了。

赏析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诗的开头通过描写天气和景物,烘托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庭前乌和坟上草,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诗中回顾了多年来的战乱和流离,以及家族的兴衰,感慨世事无常。诗人对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现状进行了反思,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厚情感,对大哥和小弟的流寓他乡表示思念,对未能在双亲生前尽孝感到遗憾。

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背景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互融合,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