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海:偏远的海边地区,这里指钦州。(“海”读作:“hǎi”)
- 卧治:指政事清简,无为而治。
- 民瘼(mò):指人民的疾苦。
- 煦(xù):温暖。
- 未央:未尽,未已,没有结束。
- 地舆:指大地,地理。(“舆”读作:“yú”)
- 隐忧:深藏的忧愁,忧虑。
- 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战争。
- 蛮荒:泛指远离京畿而文化、经济落后的僻远地区。
- 宣室:古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帝王。
- 前席:指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表示亲近。
- 迅策:快速建立。
- 奇勋:特殊的功勋。
- 衮裳(gǔn cháng):古代帝王及上公的礼服,这里借指高官厚禄。
翻译
在偏远的钦州努力六年想要实现无为而治,一片忠心千般愁绪独自酿成了痴狂。 对这一州百姓的疾苦如春日般给予温暖关怀,而那万里之外的君王宫门,夜晚的灯火似乎还没有熄灭。 搜集整理地理情况以编成国家的历史,深深忧虑着战争之事并想要对蛮荒之地加以整治。 什么时候才能到帝王面前被亲近问询,快速建立非凡的功勋并获得高官厚禄呢。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卢宁送别林次崖先生赴钦州考绩时所作。诗中既表达了对林次崖先生的赞美与期望,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描述了林次崖先生在钦州六年力图实现良好治理的决心和他的孤独忠诚所带来的内心困扰。颔联则体现了林次崖先生对百姓的关怀以及对朝廷的牵挂。颈联强调了他对编纂国史和解决边疆问题的关注,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林次崖先生能够得到皇帝赏识,建立奇功并获得荣誉的期望。
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用词典雅,通过对林次崖先生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以及人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