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羊城社集

南园春草遍池塘,客里邀欢一举觞。 上巳风流传曲水,建安词赋擅清漳。 江云莫辨三株树,驿路难寻五色羊。 谁道海滨邹鲁地,咏归还有舞雩狂。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shāng):古代酒器。
  • 上巳:古代节日,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 曲水:古习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除灾去邪。后泛指在水边宴集。
  • 建安词赋:指汉末建安时期(196—220 年)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和辞赋为主,其内容或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或表现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或抒写人生的悲苦和感慨,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 :享有。
  • 清漳:漳河上游的一段,在今河北省南部。此处指诗赋的优美。
  • 三株树:神话中的珍木。
  • 驿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 五色羊:传说中仙人的羊,毛色五色。
  • 海滨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
  • 舞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祀仪式,后指游咏之所。

翻译

南园里春草长满了池塘,在他乡与友人欢乐相聚,共同举起酒杯。上巳节的风流韵事流传着曲水宴的传统,建安时期的词赋在清漳之地享有盛名。江上的云雾让人难以分辨神话中的三株树,在驿路上也难以寻觅传说中的五色羊。谁说这广州是文化昌盛的地方呢?在这里,人们在归途中还有着像在舞雩台上吟咏游归时的那种狂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于羊城参加社集的情景。诗的首联通过描写南园的春草和宾客们的欢饮,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颔联提到上巳节的曲水习俗和建安词赋,展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对文学的崇尚。颈联中“江云莫辨三株树,驿路难寻五色羊”,用神话传说中的珍木和仙羊,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某些难以捉摸和追寻的事物。尾联则以“海滨邹鲁地”指代羊城,表达了对这个地方文化底蕴的一种期望,而“咏归还有舞雩狂”则体现了人们在归途中的畅快和自由的心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典雅,将历史文化与现实情景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社集的感受和对羊城的印象。

薛始亨

薛始亨(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刚生,号剑公,别署甘蔗生、二樵山人。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少与屈大均同学于岭南名儒陈邦彦。明亡后,始亨与大均同弃诸生,不复仕进,隐于草莽。国乱,寓于羊城,后返龙江。年五十出游于罗浮、西樵间。后入罗浮山为道士。年七十而卒。著有《蒯缑馆十一草》、《南枝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薛始亨诗,以何氏至乐楼丛书本《南枝堂稿》为底本,参校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蔡氏手抄本,叶恭绰校香山莫氏片玉书斋本(简称片玉斋本)。 ► 2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