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柳坡图歌

· 刘崧
杨君躯干长九尺,力挽长弓过三石。 樱桃园里旧名家,杨柳坡前新列戟。 往从开府大将军,北定燕蓟收奇勋。 铁衣夜度居庸雪,虎旗昼掩卢沟云。 归来殿前拜天子,宝带金符耀秋水。 宠承恩命五色诰,分控边庭九千里。 今年我从南京来,幕府忽逢心眼开。 清筵雅咏狎文士,号令仓卒生风雷。 昨朝视我图一握,云是杨绳之所作。 江堤窈窕出翠室,亭榭参差带丘壑。 中有骑者从一童,锦衣挟弹行春风。 向非自寓行乐意,安得景趣超然同。 君今拓边方报国,却望江乡归未得。 黄鹂啼处绿阴多,时展画图看春色。 我歌此曲声呜呜,愿君逐虏成长驱。 欲知此去功多少,栽遍沙场柳万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后世也指文职官员开建府署,置官属。
  • 燕蓟(jì):指古代的燕国和蓟国的地域,现今的河北一带。
  • 居庸:居庸关,位于北京昌平区。
  • 卢沟:卢沟桥,在北京丰台区永定河上。
  • 宠承:受到恩宠和承受。
  • 诰(gào):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
  • 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翻译

杨君身材高大,力大无穷能拉过三石的长弓。他来自樱桃园的旧有名家,如今在杨柳坡前列戟受封。 往昔跟从开府大将军,向北平定燕蓟之地,建立奇功。在夜晚穿着铁衣跨越居庸关的雪,白天军旗遮掩卢沟桥的云。 归来后在殿前拜见天子,宝带金符闪耀着秋水般的光芒。受到恩宠,接受天子五色诰命,分别控制边庭九千里的土地。 今年我从南京来,在幕府中忽然遇到杨君,让我心眼顿开。在清雅的筵席上与文士们亲切吟咏,发布号令时如风雷般仓促有力。 昨天早上看到我手中这图,说是杨绳所创作的。江堤从翠绿的屋室中蜿蜒而出,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带着山谷溪涧的景致。 图中有个骑马的人带着一个童子,身穿锦衣,挟着弹弓,在春风中前行。若不是自己寄情于行乐之中,怎能有如此超然的景致和情趣相同呢。 如今您开拓边疆以报国,却望着江乡归期未卜。黄鹂啼叫的地方绿树成荫,时常展开这画图观赏春色。 我唱着这首歌曲,声音呜呜,愿您追逐敌虏,长驱直入。想要知道此次出征功绩有多少,那便是栽遍沙场的万株柳树。

赏析

这首诗以杨君的英勇事迹和当前的情境为背景,通过描绘他的过去战功、现在的境遇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一个忠诚勇敢的将领形象。诗中既有对杨君往昔战功的赞扬,如“北定燕蓟收奇勋。铁衣夜度居庸雪,虎旗昼掩卢沟云”,表现出他的英勇和军事才能;又有对他当下在幕府中的情形的描述,如“清筵雅咏狎文士,号令仓卒生风雷”,显示出他的文雅和果断。同时,诗中还通过对柳坡图的描绘,如“江堤窈窕出翠室,亭榭参差带丘壑。中有骑者从一童,锦衣挟弹行春风”,增添了一份闲适和惬意的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杨君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够在边疆报国成功,“愿君逐虏成长驱。欲知此去功多少,栽遍沙场柳万株”,以柳树象征胜利和和平,寓意美好。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是一首优秀的作品。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