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伯武并柬刘起居
永丰范萧之峰,有坟隆然而新封。问之父老坟者谁,云是刘家兄死弟葬之。
兄行万里死毒厉,家有婺妇无孤儿。弟也来葬之,涕泪如雨垂。
捧土营成坟,挽棺声酸悲。山头茫茫石与土,谁欤卜者吴伯武。
酬之十金挥弗取,乡人称之不容语。弟从去年入南都,簪笔趋朝官起居。
得禄不待养,为我一语三嗟吁。所嗟当时事急天莫呼,非吴卜之谁与图。
昨来徵文盛扬揄,吴君高谊真不诬。起居衷诚不可孤,我诗字字如璚珠。
更后千岁当不渝,愿持荅刘兼报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婺妇(wù fù):指寡妇。
- 簪笔(zān bǐ):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
翻译
在永丰范萧那山峰之下,有一座坟墓高高隆起,还是新封的。询问当地的父老这坟墓是谁的,他们说是刘家哥哥去世后弟弟安葬的。 哥哥远行万里却死在疫病(毒厉)之中,家里有守寡的嫂嫂没有孤儿。弟弟赶来埋葬哥哥,泪水如雨般落下。 捧着泥土建成坟墓,牵拉棺材的声音充满了酸楚和悲伤。那山头满是茫茫的石头和泥土,是谁占卜选地的呢?是吴伯武。 给他十金作为酬劳他却挥手不接受,乡里的人称赞他,他却不好意思回应。弟弟从去年进入南都,插笔在冠上朝见,在朝廷担任起居官。 得到俸禄却来不及赡养家人,为此我说了一句话就再三叹息。所叹息的是当时事情紧急上天也无法呼救,除了吴伯武占卜选地还能和谁谋划呢。 昨天来征集文章大家对这件事大力赞扬,吴君的高义确实不是虚假的。起居官的衷心诚意不能被辜负,我的诗每一个字都如同美玉(璚珠)一般。 再过千年也不会改变,希望能以此回答刘起居并报答吴伯武。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弟弟为死去的哥哥安葬的故事,表达了对吴伯武高义之举的赞美,以及对刘起居的敬佩和感慨。诗中通过对坟墓的描述、弟弟的悲伤、吴伯武的义举等细节,展现了亲情的深厚和人性的美好。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情况,如远行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和一段感人的故事,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闻赣兵已驻万安 》 —— [ 明 ] 刘崧
- 《 正月二十二日赴容州道中 》 —— [ 明 ] 刘崧
- 《 春夜论诗和王子让三首 》 —— [ 明 ] 刘崧
- 《 题山水图奉别沈都事彦祥之广西 》 —— [ 明 ] 刘崧
- 《 奉次杨主簿军中感怀四首寄康山长宗武 》 —— [ 明 ] 刘崧
- 《 感怀四首寄呈李子翀邓子益 》 —— [ 明 ] 刘崧
- 《 重游里良感赋 》 —— [ 明 ] 刘崧
- 《 子彦弟相寻至山左复同至潭上观岩溜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