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卢宁
仰沿文祖揖山神,爱尔聪闻独引伸。 但把羲图占世道,肯随周鼎梦王人。 半捲玉醴天心露,一喷香云佛面春。 在处不妨韬大美,可防终老勿焚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祖:尧的祖先,此处可指代古代圣明的君主。
  • 揖(yī):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 聪闻:指听力良好,听闻聪慧。
  • 引伸:此处指伸展、生长。
  • 羲(xī)图:伏羲氏所作的图,即八卦图,这里指天道、自然规律。
  • 周鼎:周朝传国的九鼎,象征政权。
  • 玉醴(lǐ):甜美之泉水。
  • 韬(tāo):隐藏,收敛。

翻译

抬头沿着古代圣明君主的道路向山神拱手行礼,喜爱这里的松树听闻聪慧且独自伸展生长。只要将天道自然规律占据世间道路,怎会跟随周朝的九鼎去梦想成为王者之人。半卷着如甜美泉水般的天心露水,喷出的香云如佛面呈现出春天的气息。在任何地方都不妨隐藏起宏大的美好,这样可以防止在终老之时遭受灾祸(勿焚身在此处意为避免引火烧身,遭遇灾祸)。

赏析

这首诗以兴国灵山的引路松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天道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向山神行礼,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赞美了引路松的聪慧和独特的生长姿态。接下来,诗人提到要遵循天道自然规律,而不是追求权力和虚荣,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思想。诗中用“半捲玉醴天心露,一喷香云佛面春”来描绘引路松的美好景象,给人以清新、神秘的感觉。最后,诗人强调要隐藏宏大的美好,以防遭受灾祸,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警示。整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