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台: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此处借指史官。
- 弼违:纠正过失。
- 夜壑:《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以“夜壑”比喻事物的变化。(壑 hè)
- 解印:辞去官职。
- 閒居:亦作“闲居”,指避人独居。
- 尚方请剑:指向帝王进谏。(尚方 shàng fāng)
- 朱槐令:汉代朱云的典故,朱云要求皇帝赐剑以斩佞臣,这里用来表示直言进谏。
- 棘寺:古时最初于棘木之下听讼断狱,后指大理寺。
- 祥刑:指善用刑罚。(祥 xíang)
- 汉尉于:指汉代廷尉于定国,善于断案。
- 麟趾:比喻子孙昌盛。(趾 zhǐ)
- 簪绂: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仕宦。(簪 zān 绂 fú)
- 輀车:运载灵柩的车子。(輀 ér)
翻译
(葛两溪公曾在兰台任职,向朝廷上奏纠正过失的文书,他的正直气概和英勇气概众人都比不上。如今这一天,他就像那被藏在夜晚山谷中的船只一样,悄然离去。当时他辞去官职,过着避人独居的生活。他曾向帝王进谏,如汉代的朱云请求赐剑以斩佞臣;他在大理寺断案,如同汉代的廷尉于定国那般善于用刑。他的子孙后代将会昌盛,继续为官,但如今他已离去,人们面对灵柩车,仍然感到悲痛和哀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少司寇葛两溪公而作。诗中通过对葛两溪公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正直、勇敢和卓越才能。首联赞扬了他在兰台时上奏弼违书的英勇行为,突出了他的气概非凡。颔联以“舟藏夜壑”比喻他的离去,“解印赋闲居”则交代了他曾辞去官职的经历。颈联通过“尚方请剑朱槐令”和“棘寺祥刑汉尉于”,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直言进谏和善于断案的品质。尾联表达了对他子孙昌盛的祝愿,同时也描绘了人们对他离去的悲痛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
卢宁的其他作品
-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 [ 明 ] 卢宁
- 《 谈元翼举子拟拉泛江走笔促之三首 》 —— [ 明 ] 卢宁
- 《 留都元旦瞻天排律四十句 》 —— [ 明 ] 卢宁
- 《 次韵复湛泉翁寄读兴国生祠碑诗四首 其一 》 —— [ 明 ] 卢宁
- 《 留邸春斋即事 》 —— [ 明 ] 卢宁
- 《 终慕图诗十四韵 》 —— [ 明 ] 卢宁
-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引路松 》 —— [ 明 ] 卢宁
- 《 舟次邳州元旦望阙二首 》 —— [ 明 ] 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