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梦寐(mèng mèi):睡梦。
- 绎(yì)思:寻绎追念。
- 渺:遥远,模糊不清。
- 陈寔(shí):东汉时期官员、名士,以道德高尚著称。
- 刻木丁兰:丁兰,汉代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 仪刑:楷模,典范。
- 祇(zhǐ)合:只应。
翻译
六十年来在睡梦中,追念之情深切但祖辈音容已模糊遥远。兴家之门陈寔的言论传授给谁呢,对祖辈的思念如同丁兰刻木奉亲一样。至孝之情感动天地,深思之情仿佛借助鬼神的神通。楷模只应依照遗像,想到祖辈就应知道他们的恩泽没有穷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辈的深切思念和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六十年来梦寐中”“绎思徒切渺音容”等词句,描绘了诗人对祖辈长久的思念以及音容笑貌的模糊记忆,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深沉。接着,用“兴门陈寔言谁授,刻木丁兰念却同”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祖辈品德和教诲的传承以及对祖辈的深切怀念,如同丁兰刻木奉亲一般。“大孝偏能天地感,深思如藉鬼神通”则突出了孝道的伟大,认为这种至孝之情感动天地,深思之情仿佛有神秘的力量相助。最后,“仪刑祇合依遗像,念祖应知泽未穷”表示祖辈是楷模,应依照遗像来效仿,同时也表达了祖辈的恩泽永远不会穷尽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用典恰当,深刻地表达了对祖辈的缅怀和对孝道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