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四首

· 刘崧
秋至倏十日,客归定何时。 伤哉摇落风,已复鸣高枝。 海水不识寒,穴居乃知雨。 触事苦迟徊,忧端共谁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ū):极快地,忽然。
  • 摇落:凋残,零落。
  • 迟徊:迟疑徘徊。

翻译

秋天到了转眼间已经过了十天,在外的游子归家又定在何时呢。 让人悲伤啊,那凋零的秋风,却已经又在高枝上鸣叫。 海水不知道寒冷,住在洞穴中的动物才知道下雨。 遇到事情总是痛苦地迟疑徘徊,心中的忧愁又能和谁诉说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游子的归期不定以及内心的忧愁,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诗的开头“秋至倏十日,客归定何时”,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归期的不确定,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无奈感。“伤哉摇落风,已复鸣高枝”,通过描写秋风的凋零和树枝的鸣叫,进一步烘托出秋天的萧瑟和凄凉。“海水不识寒,穴居乃知雨”,用海水不知寒和穴居动物知雨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认知的差异。最后“触事苦迟徊,忧端共谁语”,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事情时的犹豫不决和内心的忧愁无人可诉的苦闷。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