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梓州:古代州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一带。(“梓”读音:zǐ)
- 涪江:嘉陵江的支流,在四川省境内。(“涪”读音:fú)
- 諠:同“喧”,喧闹的意思。
- 罘罳(fú sī):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这里指在水边的一种类似屏风的建筑。
- 酣:这里指畅快、尽情。
- 昙云:佛教语,指世间的短暂虚幻的云彩。
翻译
在涪江之外的梓州东寺,停下马来先在大字碑上题字。 花木在阳光的照耀下喧闹着,好似翡翠在欢叫,亭台临近水边,如罘罳般跃动。 塔在灵露的滋润下,生长出朱草,仙鹤眷恋着昙云,又回到原来的树枝上。 太守从官衙中散职归来没有什么事情,不妨拂拭着石头,就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寺的景色以及作者的感受。诗的首联点明了地点和事件,作者在梓州东寺驻马并题字。颔联通过对花木和亭台的描写,展现出充满生机和动态的画面,“喧”和“跃”两个字用得极为生动,赋予了花木和亭台以人的情感和动作。颈联则富有宗教和神秘的色彩,塔、灵露、朱草、鹤、昙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尾联表达了作者的闲适之情,太守散衙后无事,以拂石盟诗为乐。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自然景色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