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溶光:波光荡漾的样子。(“溶”,róng)
- 蘅:一种香草。(“蘅”,héng)
- 石镜:像镜子一样的石头。
- 湛:清澈。(“湛”,zhàn)
- 银蟾:月亮。
- 太素:古代指构成天地万物的物质,即天地万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 无极:没有边际、没有尽头。
- 天精:天地的精气。
翻译
半亩大的水面波光荡漾,绿色的光影相互映衬,充满了整个水面。柳堤和长满蘅草的岸边,弥漫着芳香和晴朗的气息。窗户对着像镜子一样的石头,天空似乎永远是清晨的样子,影子沉浸在清澈的月光中,气息也更加清爽。万物都蕴含在这虚空之中,呈现出天地初始的质朴状态,一个循环没有尽头,这是来自天地的精气。江湖上的景色大多都是这样的,只是游玩的人没有用心去感受其中的情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兴国灵山的一处美景,通过对溶光、柳堤、石镜、银蟾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神秘的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半亩溶光”“柳堤蘅岸”“石镜天长晓”“影湛银蟾”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游人不能用心感受美景的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景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