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友人何瑞坛二首

· 卢宁
伐木篇中尚友求,和平今见古风流。 绮罗俗态一时洗,金石芳心百岁酬。 意远白华歌大雅,调高玄鹤唳清秋。 为言宝历文章宴,绝倒元稹还上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伐木篇:出自《诗经·小雅》,在此借指追求友爱和相互切磋的诗篇。
  • 尚友:指上与古人为友。
  • 绮罗:指华贵的丝织品或穿着绮罗的人,这里指奢华的生活或世俗的观念。
  • 金石:常用于比喻坚定的意志。
  • 芳心:美好的心意。
  • 白华:《诗经·小雅》中的篇名,此处借指高雅的诗歌。
  •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高雅的风格。
  • 玄鹤:黑鹤,古代传说中鹤为仙禽,此指鹤的鸣声具有高远清新之态。
  • 唳(lì):鸟鸣。
  • 宝历:指国祚(zuò),皇位。也指年号,文中可能泛指好的时代。

翻译

在追求友爱的诗篇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如今看到了和平年代的古人风范和潇洒气质。 一时间将世俗的奢华观念和形态洗净,用坚定的意志和美好的心意去追求长达百年的回报。 意境高远的诗歌如《白华》般歌唱着高雅的风格,声调高昂的仙鹤鸣叫在清爽的秋日。 要说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里的文章盛宴,令人倾倒的作品会让元稹也为之折服。

赏析

这首诗以文雅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高尚品格和高雅文学的追求。诗中通过“伐木篇”“尚友”等表达了对真挚友谊和学问切磋的向往。“绮罗俗态一时洗,金石芳心百岁酬”体现了对世俗观念的摒弃和对坚定美好信念的追求。“意远白华歌大雅,调高玄鹤唳清秋”以优美的意境描绘了高雅的文学风格和清新的氛围。最后提到的“宝历文章宴”,展现了对当时文化繁荣的赞美,而“绝倒元稹还上头”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作品的优秀。整首诗用词典雅,意境深远,富有文化内涵。

卢宁

卢宁,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有传。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 2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