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司马通伯侍御留别韵二首

风流儒雅重分司,先德犹传宋太师。 学制久非三舍法,教条今过百年期。 冰霜饱历承家训,桃李深培答主知。 闻说行台多暇日,馀情还付墨淋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诗,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或内容作诗。
  • 司马通伯侍御:人名,可能是明代的一位官员或文人。
  • 留别韵:离别时所作的诗,依照特定的韵脚。
  • 风流儒雅:形容人既风趣又有学问。
  • 重分司:重要的官职或职责。
  • 先德:祖先的德行。
  • 宋太师:宋代的太师,一种高官。
  • 学制:教育制度。
  • 三舍法:古代的一种教育制度,具体内容不详。
  • 教条:教育规则或原则。
  • 百年期:长时间。
  • 冰霜饱历: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
  • 承家训:继承家族的传统和教诲。
  • 桃李:比喻学生或弟子。
  • 答主知:回报主人的知遇之恩。
  • 行台:官署名,指地方行政机构。
  • 馀情:余下的情感或兴趣。
  • 墨淋漓:形容书法或绘画时墨迹饱满,充满情感。

翻译

你以风趣和学问著称,担任着重要的官职,人们至今仍在传颂你祖先的德行,如同宋代的太师一般。现在的教育制度已不再沿用古代的三舍法,而教育规则却已延续了百年之久。你历经艰难困苦,继承了家族的教诲,培养了众多的学生,以回报主人的知遇之恩。听说你在行台有很多空闲时间,你的余情都投入到了书法和绘画中,墨迹饱满,情感丰富。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和司马通伯侍御的留别诗,表达了对司马通伯的敬重和赞美。诗中,程敏政称赞司马通伯不仅风流儒雅,而且承袭了先祖的德行,担任重要职务,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也提到了司马通伯在艰难中坚持家族教诲,培养学生,以及在闲暇之余投身于艺术创作的情景。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司马通伯的品德和才华,也体现了程敏政对他的深厚情谊。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