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少默九日怀菊之作用九章韵而约之
采采篱内花,少间复耻独。
采之欲何为,幽香难入俗。
吾衰虑芳歇,岁晏日不足。
薄言采群芳,天地归一掬。
霜高草木黄,孤秀媚空谷。
自非金刚姿,孰致后凋曲。
圣人贵松柏,卫风咏菉竹。
爱此柴桑操,纳尔于大麓。
登高发雅颂,被之三尺木。
手弄无弦君,眦决飞鸿目。
谁能继此曲,此曲情何极。
顾谓二三子,菁莪歌乐育。
一育草木蕃,永言自求福。
我福在百顺,神不疾而速。
四时自运行,天道尚往复。
怀人倘不遐,吾以献芹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采采:采摘。
- 篱内花:篱笆内的花朵,此处特指菊花。
- 少间:一会儿。
- 幽香:淡雅的香气。
- 吾衰:我已年老。
- 虑芳歇:担心花儿凋谢。
- 岁晏:年末。
- 薄言:轻轻地说。
- 群芳:各种花朵。
- 天地归一掬:天地间的精华都聚集在这一捧花中。
- 霜高:霜降时节。
- 孤秀:孤独而美丽。
- 媚空谷:在空谷中显得格外迷人。
- 金刚姿:坚不可摧的姿态。
- 后凋曲:最后凋零的曲调。
- 圣人贵松柏:圣人珍视松柏,因其常青不凋。
- 卫风:《诗经》中的卫国风诗。
- 菉竹:竹子的一种,比喻坚贞。
- 柴桑操:柴桑的节操,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此处指陶渊明的品格。
- 纳尔于大麓:将你纳入大山之中,意指归隐山林。
- 登高发雅颂:登高时吟咏高雅的诗篇。
- 三尺木:指古琴。
- 无弦君:指陶渊明,因其有“无弦琴”的典故。
- 眦决飞鸿目:眼角裂开,形容目光远大。
- 菁莪:菁菁者莪,指茂盛的莪蒿,比喻贤才。
- 乐育:乐于培育。
- 草木蕃:草木茂盛。
- 永言:永远说。
- 百顺:万事如意。
- 神不疾而速:神灵不急促却迅速。
- 四时自运行:四季自然更替。
- 天道尚往复:天道崇尚循环往复。
- 怀人:怀念的人。
- 不遐:不远。
- 献芹曝:献上简单的食物,表示诚挚的敬意。
翻译
采摘篱笆内的菊花,一会儿又羞于独自采摘。采摘它们有何用,它们的幽香难以融入世俗。我已年老,担心花儿凋谢,年末时光总是不够用。轻轻地说,采摘各种花朵,天地间的精华都聚集在这一捧花中。霜降时节,草木变黄,孤独而美丽的花朵在空谷中显得格外迷人。若非坚不可摧的姿态,怎能保持到最后凋零的曲调。圣人珍视松柏,《诗经》中的卫国风诗赞美竹子。爱这柴桑的节操,将你纳入大山之中,归隐山林。登高时吟咏高雅的诗篇,弹奏古琴。手中玩弄着无弦的琴,眼角裂开,目光远大。谁能继续这首曲子,这首曲子的情感何其深长。回头对二三子说,唱起菁菁者莪的歌,乐于培育贤才。一培育,草木就茂盛,永远说,自己寻求幸福。我的幸福在于万事如意,神灵不急促却迅速。四季自然更替,天道崇尚循环往复。怀念的人若不远,我将献上简单的食物,表示诚挚的敬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菊花的采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采采篱内花,少间复耻独”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不愿随波逐流的独立品格。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细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时光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赵黄门奉使祭告辽楚二府得便归省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峄山感怀 》 —— [ 明 ] 湛若水
- 《 同督学蒋道林罗国子一泉二蒋生叔英本学游罗浮道中短歌因致久留之意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曲江新定行窝壁 》 —— [ 明 ] 湛若水
- 《 赠黄门陈应和侃奉诏使琉球国 》 —— [ 明 ] 湛若水
- 《 予与潘黄门使安南还憩龙州同州守赵良弼游仙岩即席赋此时正德癸酉年二月十日 》 —— [ 明 ] 湛若水
- 《 寿杨石翁少师诞日适赐宴礼部 》 —— [ 明 ] 湛若水
- 《 南溪四景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