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修撰:指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曾任修撰。
- 持敬:保持恭敬的态度。
- 蔼蔼:和蔼可亲的样子。
- 玉峰子:此处可能指某位和蔼可亲的学者或文人。
- 硕果:比喻杰出的人才或成果。
- 大华:指华丽的装饰或外表。
- 雕镌:雕刻,这里比喻人为的修饰。
- 至性:本性,天性。
- 无作:无为,指自然而非人为的状态。
- 桃李:比喻学生或追随者。
- 蹊:小路。
- 默默:沉默寡言。
- 太宰公:可能指某位地位显赫的官员或学者。
- 恭敬:尊敬而礼貌。
- 倾四座:使在座的人都为之倾倒。
翻译
我敬慕朱修撰,他始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千百年来,人们仰慕他的为人,这足以警醒我的情感。 和蔼可亲的玉峰子,如同云间唯一的硕果。 他摒弃了华丽的装饰,本性自然,不加人为修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可以比喻他的伟大。 沉默寡言的太宰公,以他的恭敬态度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朱修撰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玉峰子和太宰公的赞美。诗中,“持敬”、“至性本无作”等词句体现了对自然本真、恭敬态度的推崇。通过对朱修撰和玉峰子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追求。同时,太宰公的形象则展现了沉默中的力量和恭敬的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赞美。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金陵八咏 》 —— [ 明 ] 湛若水
- 《 送符生士亨还南昌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其三房云捧抛 》 —— [ 明 ] 湛若水
- 《 明月吟三章 》 —— [ 明 ] 湛若水
- 《 时有冯甥仕卿同游白云因为首尾吟以足其胜 》 —— [ 明 ] 湛若水
- 《 赠表弟陈谏乡还甘泉洞 》 —— [ 明 ] 湛若水
- 《 赠霍渭先进士毕姻归南海长律一百韵 》 —— [ 明 ] 湛若水
- 《 九章赠别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