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如江门系舟海珠寺谒李文溪新复祠像
峥嵘起孤根,四面迥无隣。
云是文溪筑,当作李公墩。
屹立彼中流,以墩肖于人。
废兴无定主,此事亦迷沦。
万物理固然,自馀何纷纷。
瞻像绕三匝,感慨复何言。
藤萝附高木,得意干青云。
惟有夕阳鸦,江水自冬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峥嵘 (zhēng róng):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比喻孤根的突出。
- 无隣 (wú lín):无邻,指周围没有其他物体。
- 文溪 (wén xī):地名,指文溪这个地方。
- 李公墩 (lǐ gōng dūn):李公的墩,指李文溪的纪念碑或像。
- 屹立 (yì lì):稳固地站立。
- 中流 (zhōng liú):河流的中间部分。
- 肖 (xiào):相似,这里指墩像李公。
- 迷沦 (mí lún):迷失,这里指事物的变迁无常。
- 自馀 (zì yú):除此之外。
- 三匝 (sān zā):三圈,形容绕行多次。
- 藤萝 (téng luó):一种攀缘植物。
- 干青云 (gān qīng yún):触及青云,比喻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 自冬春 (zì dōng chūn):从冬天到春天,指时间的流转。
翻译
孤根突兀地崛起,四周空旷无邻。 据说这是文溪所筑,应称为李公墩。 它稳固地立在河流中央,墩的形状像李公。 事物的兴衰无常主,这种变迁令人迷茫。 万物之理本就如此,除此之外还有何纷扰。 我绕着李公的像走了三圈,感慨万分却无言以对。 藤萝依附在高大的树木上,得意地触及青云。 唯有夕阳下的乌鸦,江水依旧随着季节从冬到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门海珠寺李文溪新复祠像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峥嵘起孤根”描绘了祠像的独特与孤立,而“屹立彼中流”则强调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稳固地位。后文通过对“废兴无定主”和“自馀何纷纷”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李公精神的敬仰。结尾的“藤萝附高木”与“夕阳鸦”则寓意着历史的延续与自然的恒常,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历史与自然交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