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

险阻思安土,乐天安可忘。 念彼同怀子,暌别令心伤。 天地尚回转,日月会有常。 咫尺乃千里,何况道路长。 滁云耿悬榻,婺雨暗山房。 摩挲旧题句,中夜梦连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答谢,这里指回应别人的赠诗。
  • 姜仁夫:人名,诗人的朋友。
  • 阳明:指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 险阻:艰难困苦。
  • 安土:安居之地。
  • 乐天:乐观,顺应天命。
  • 同怀子:志同道合的朋友。
  • 暌别:离别。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滁云:滁州的云,滁州是地名,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地。
  • 耿悬榻:耿耿于怀,悬念着床榻,表示思念。
  • 婺雨:婺州的雨,婺州是地名,这里指姜仁夫所在之地。
  • 摩挲:轻轻抚摸。
  • 旧题句:以前题写的诗句。
  • 中夜:半夜。

翻译

在艰难困苦中思考安居之地,乐观顺应天命又怎能忘记。 思念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离别令我心中伤感。 天地尚且回转,日月总有常轨。 虽近在咫尺却如同千里,何况道路漫长。 滁州的云让我耿耿于怀,婺州的雨笼罩着山房。 轻轻抚摸着以前题写的诗句,半夜梦中与朋友同床共枕。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中,“险阻思安土,乐天安可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通过“滁云耿悬榻,婺雨暗山房”等意象,诗人巧妙地以自然景象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