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岩庵二首

华岩四面绝尘因,坐破蒲团一上人。 数亩町畦为事业,几村烟火作芳邻。 盘供藻荇青蔬肃,客对荷裳白发新。 听法不知天色改,仆夫鞅掌速归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岩:指华岩庵,一处佛教修行之地。
  • 绝尘:远离尘嚣,形容清静。
  • 蒲团:佛教徒打坐用的圆形垫子。
  • 一上人:指高僧,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
  • 町畦:田界,这里指田地。
  • 藻荇:水生植物,这里指素食。
  • 荷裳:荷叶,比喻清雅。
  •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指年岁增长,但心境依旧清新。
  • 听法:听讲佛法。
  • 天色改:天色变化,指时间流逝。
  • 仆夫:仆人。
  • 鞅掌:忙碌的样子。
  • 速归轮:迅速驱车返回。

翻译

华岩庵四周清静无尘,坐在这里的是一位高僧。 几亩田地是他修行的事业,周围几个村庄的炊烟是他的芳邻。 盘中供奉着简单的素食,客人对着荷叶般的清雅,白发新添。 听讲佛法,不觉天色已晚,仆人忙碌地催促着迅速驱车返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华岩庵的清静与高僧的修行生活,通过“绝尘”、“蒲团”、“町畦”等意象,展现了僧人远离尘嚣、专心修行的场景。诗中“荷裳白发新”一句,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高僧心境的清新与不变。结尾的“听法不知天色改”和“仆夫鞅掌速归轮”则生动地描绘了听法的专注与归途的匆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与修行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曾受益

曾受益,字而吉。增城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举人。会试不第,谒选授福建宁德知县。以亲老不能迎养乞致仕,尝主修邑志。年八十九卒。有《吹剑集》。清康熙《增城县志》卷八有传。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