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余舜卿和韵

· 程通
遁迹林泉傲岁年,柴门三径竹娟娟。 樽开北海客时过,日向东窗人尚眠。 对月每怀犀玉表,因风忽坠锦云笺。 凤凰台下思归客,何日重回乳水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遁迹:隐居。
  • 林泉:山林与泉石,指隐居之地。
  • 柴门:用树枝编扎成的门,常指简陋的门。
  • 三径:指庭园中的小路。
  • 竹娟娟:竹子修长美好。
  • 樽开:打开酒器。
  • 北海:地名,此处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 犀玉表:珍贵的礼物或信物。
  • 锦云笺:华美的信纸。
  • 凤凰台:地名,此处可能指作者思念的地方。
  • 乳水:指清澈的水。

翻译

隐居山林,傲然度过岁月,简陋的门前小径上竹子修长美好。 打开酒器,客人时常来访,太阳已照向东窗,人还未起床。 对着月亮,常常怀念那珍贵的礼物,因风忽然飘落华美的信纸。 凤凰台下,思念归乡的客人,不知何时能重回那清澈的水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远方友人和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遁迹林泉”、“柴门三径”等词语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隐居图景,而“樽开北海”、“对月每怀”则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末句“凤凰台下思归客,何日重回乳水边”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程通

明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燕王兵起,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