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朝出城借宿清化寺

早脱朝簪出帝城,喜分禅榻坐深更。 便疑身在山中住,追笑诗从马上成。 把钓未应归计拙,照人偏爱佛灯明。 枕酣一夜清无梦,蕉鹿当年亦浪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簪:古代官员上朝时佩戴的簪子,这里指代官职。
  • 禅榻:僧人坐禅用的床。
  • 深更:深夜。
  • 把钓:持竿钓鱼,比喻隐居或闲适的生活。
  • 蕉鹿:出自《庄子·齐物论》,比喻虚幻无常的事物,或指梦境。

翻译

早晨脱下朝服,离开帝都,欣喜地在禅寺中借宿,静坐至深夜。 仿佛自己已置身山中,回想起在马背上匆忙写成的诗句,不禁自嘲。 手持钓竿,未曾决定归隐的计划是否明智,却偏爱那佛灯下的光明照人。 一夜无梦,安然入眠,回想当年对虚幻事物的惊奇,不过如梦一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后在禅寺借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繁华的超脱。诗中“早脱朝簪出帝城”一句,即表明了诗人离开官场的决心,而“喜分禅榻坐深更”则进一步以禅寺的宁静来对比官场的喧嚣。后两句通过对“把钓”和“佛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喜爱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结尾的“蕉鹿”典故,巧妙地以梦境比喻人生的虚幻,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