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深履薄: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匪曰:不是说。
- 觳觫(hú sù):恐惧的样子。
- 震不丧匕:即使在震动中也不会丢失勺子,比喻即使在危险中也能保持镇定。
- 槁木:干枯的木头,比喻没有生气或心灰意冷。
- 上帝若临:如果上帝降临。
- 天君:指心神。
- 自靖:自然安定。
- 有所于恐:有所恐惧。
- 不得其正:不能得到正确的态度或方法。
翻译
面对深渊,脚踏薄冰,不是因为恐惧。 即使在震动中也不会丢失勺子,心并非如枯木一般。 如果上帝降临,心神自然安定。 有所恐惧,就不能得到正确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保持镇定和正确态度的思想。诗中“临深履薄”和“震不丧匕”形象地描绘了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坚定,而“心非槁木”则强调了内心的活力和坚韧。最后两句指出,只有克服恐惧,才能保持正确的态度和行动。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心态的深刻见解。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承桂洲公部署观莲晚发双花亭亭以为联璧之兆用旧韵作诗以庆之 》 —— [ 明 ] 湛若水
- 《 寿罗明府念山六十华诞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宣城掌教陈伯孚迁尹安义 》 —— [ 明 ] 湛若水
- 《 送蒋道林诸君登钓台依石翁师韵二首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朱明洞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张君惟行恕尹温州平阳县 》 —— [ 明 ] 湛若水
- 《 百岁堂歌 》 —— [ 明 ] 湛若水
- 《 休宁汪节夫尚和以三帕来寿云致三祝之意答之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