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笃(dǔ):深厚,真诚。
- 孝思:孝顺的思念。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 衣上:衣服上的。
- 见母不见衣:看到衣服就想起母亲,而不是衣服本身。
- 笑语:笑声和谈话。
- 居处:居住的地方。
- 优乎:似乎,好像。
- 见容止:看到举止和表情。
- 行道:行为,做事。
- 立身:树立自己的形象。
- 大孝:最大的孝顺。
- 吾子:我的孩子。
翻译
卢生对母亲的孝顺思念非常深厚,他一生都在怀念母亲的慈爱。衣服上的线连绵不断,每当他看到衣服,就会想起母亲而不是衣服本身。他似乎能听到母亲的笑声和谈话,仿佛看到母亲在居住的地方的举止和表情。他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树立自己的形象,最大的孝顺就是我的孩子能做到这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卢生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展现了孝顺的真谛。诗中,“绵绵衣上线,见母不见衣”一句,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衣服上的线与对母亲的思念紧密相连,表达了卢生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后文通过描述卢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的回忆,以及他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体现孝顺,进一步强化了孝顺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孝顺美德的生动诠释。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游齐山 》 —— [ 明 ] 湛若水
- 《 赠王岱麓中丞送母夫人过岭 》 —— [ 明 ] 湛若水
- 《 送陈汝晦分教万州 》 —— [ 明 ] 湛若水
- 《 即席送陈梓卿归省携侄来山 》 —— [ 明 ] 湛若水
- 《 尹万竹乡宾诞日拜寿官 》 —— [ 明 ] 湛若水
- 《 为牛举人恺寿母 》 —— [ 明 ] 湛若水
- 《 殿元石鹿子李子来诗举六字心诀深契道妙予病不能诗为十三字长句代诗酬贺云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