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闵口临溪汊川三族人同登东密岩观远祖中丞公起兵拒黄巢处晚宿岩下方兴寺与汊川宗人逸民用光联句二首
家山乘兴一来游,万仞峰颠日未收。
疑帜久空唐将壁,残钟时起梵王楼。
穿云石磴萝阴合,过雨林峦黛色流。
吟屐忽随归马散,天风吹袂晚飕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闵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临溪汊川:地名,可能是指临近溪流的汊川地区。
- 东密岩:地名,可能是指某处的岩石或山峰。
- 中丞公:古代官职名,此处指诗人的远祖。
- 黄巢:唐朝末年起义军领袖。
- 逸民:隐逸之民,指隐居不仕的人。
- 用光:人名,可能是诗人的同族。
- 疑帜:疑似的旗帜,可能指战时的迷惑性标志。
- 梵王楼:指佛教寺庙中的楼阁。
- 黛色:深青色,常用来形容山色。
- 吟屐:吟咏时穿的鞋,代指吟咏的行为。
- 归马:回家的马,代指归途。
- 天风:自然界的风。
- 袂:衣袖。
- 飕飕:形容风声。
翻译
乘着兴致,我与闵口、临溪汊川的三族人一同游览家乡的山川,登上高耸入云的东密岩,此时太阳还未完全落下。我们怀疑那些久远的战旗早已从唐朝将领的壁垒中消失,而残破的钟声偶尔从佛教寺庙的楼阁中响起。穿过云雾的石阶上,藤萝的阴影交织,雨后的山峦呈现出流动的深青色。吟咏的脚步随着归家的马匹散去,天空中吹来的风,吹动着衣袖,在傍晚时分发出飕飕的声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其族人一同游览家乡山川的情景,通过高耸的山峰、残破的钟声、雨后的山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的缅怀。诗中“疑帜久空唐将壁,残钟时起梵王楼”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深远。结尾的“天风吹袂晚飕飕”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之美,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乙未十一月十六日长至有感 》 —— [ 明 ] 程敏政
- 《 题增光前人卷 》 —— [ 明 ] 程敏政
- 《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 》 —— [ 明 ] 程敏政
- 《 归途有作 》 —— [ 明 ] 程敏政
- 《 饮赵梦麟郎中沧江别墅 》 —— [ 明 ] 程敏政
- 《 自断石与司训黄伦汝彝及亲契汪锭克成族孙乙汰万并载竹筏沿溪泛至流塘饮詹贵存中家道中联句五首 》 —— [ 明 ] 程敏政
- 《 三辰堂为工部顾郎中从善赋 》 —— [ 明 ] 程敏政
- 《 寄寿文炳族侄四小诗并谢医药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