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子与垲侄采松花作饼供茶喜而成咏

何物山房可荐茶,小儿特意采松花。 回风随粉沾衣袖,宿露分甘入齿牙。 却老异方传药圃,动人清味落诗家。 墙根玉笋堪同调,公餗侯鲭莫浪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埙子:古代一种陶制的吹奏乐器,这里可能指代作者的侄子。
  • 垲侄:垲,地名,这里指作者的侄子。
  • 荐茶:提供茶水。
  • 松花:松树的花粉,可食用。
  • 回风:旋风。
  • 宿露:夜晚的露水。
  • 分甘:分享甜美的食物。
  • 却老:延年益寿。
  • 异方:异域,这里指药圃中的药材来自不同地方。
  • 药圃:种植药材的园地。
  • 清味:清新的味道。
  • 诗家:诗人。
  • 墙根:墙脚。
  • 玉笋:比喻嫩竹笋,这里可能指松花。
  • 公餗:公家的食物。
  • 侯鲭:贵族的食物,鲭是一种鱼。
  • 浪誇:无谓地夸耀。

翻译

在山房中,有什么可以用来泡茶的呢?我的侄子特意采集了松花。旋风将花粉吹散,沾满了衣袖,夜晚的露水让松花更加甜美,入口即化。这些松花来自药圃,传说是延年益寿的异域良方,它们清新脱俗的味道,让诗人们为之动容。墙角的嫩竹笋与这松花相得益彰,无需夸耀公家的美食或贵族的佳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侄子在山房中采松花泡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松花的清新与甜美,以及它所带来的诗意和健康益处。诗中“回风随粉沾衣袖,宿露分甘入齿牙”生动地描绘了采集松花的过程,而“却老异方传药圃,动人清味落诗家”则表达了松花不仅美味,还有益健康,深受诗人喜爱。最后两句以墙根的玉笋作比,暗示了自然之物的珍贵,无需世俗的夸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