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文都赴应天府判
送别崇文郊,欲别还踟蹰。
别远会恐难,延缘且斯须。
与君会此地,十六星火除。
后会安可必,人事靡常居。
松柏化为薪,平陆成沮洳。
变态若风云,念此心烦纡。
江流罔昼夜,钟山郁葱如。
万变皆在人,无事应簿书。
人生驹过隙,日月倏转车。
崇德贵及时,愿君爱玉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崇文:指崇文门,明代北京城的一个城门。
- 踟蹰(chí ch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样子。
- 延缘:拖延,逗留。
- 斯须:片刻,一会儿。
- 星火除:星火,比喻时间短暂;除,过去。这里指十六次短暂的相聚已经过去。
- 沮洳(jù rù):低湿之地。
- 烦纡(yū):心情烦乱。
- 罔:无,没有。
- 郁葱:形容树木茂盛。
- 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极快,如同小马穿过缝隙。
- 玉躯:对他人身体的敬称,意为珍贵的身体。
翻译
在崇文门外的郊区送别你,想要分别却又犹豫不决。 担心分别后难以再会,所以拖延着不愿离去。 我们在这里相聚了十六次,每次都如星火般短暂即逝。 未来的相聚无法确定,人事变化无常。 松柏也可能化为柴薪,平地也可能变成低湿之地。 世事变幻无常,想到这些我心中烦乱。 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淌,钟山依旧郁郁葱葱。 世间万物的变化都在于人,而你应当专注于公务。 人生短暂如驹过隙,日月如梭转瞬即逝。 重视德行要及时,愿你珍惜自己的身体。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周文都的深情送别和美好祝愿。诗中,“送别崇文郊,欲别还踟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不舍的心情,而“后会安可必,人事靡常居”则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江流罔昼夜,钟山郁葱如”),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并以此劝勉友人珍惜时光,注重德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